二次加息对楼市影响较弱
(2011-01-05 15:08:50)
标签:
房产 |
分类: 政策时局 |
楼海观潮
二次加息对楼市影响较弱
■中国房地产报
又加息了。继2010年10月20日第一次加息后,12月26日央行再次加息,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加息牵动房地产行业的神经,有房贷的家庭为每月按揭又多了一些而添愁丝,开发商为融资成本水涨船高而不快。更多的人,在关注加息之后,房价将做何表现。
不必惊惶,也不必奢望,加息对于宏观经济和楼市的影响,只是一剂“中药”。其作用的发挥需要一个较长的累积过程,当前尚处于本轮加息周期的初始阶段,对于楼市来说,有点像“温水煮青蛙”。
不妨回顾上轮加息情况。我国上一轮加息周期从2004年10月开始,最后一次加息出现在2007年12月,累计加息9次,基准存款利率升至4.14%。其特点是前慢后快,2004年~2006年共加息3次,而2007年一年就加息6次。2007年CPI数值不断创出新高,全年CPI高达4.8%,高密度加息主要是为了稳定通胀预期和防止经济过热。
加息周期的前期加息频率较低,基本上对楼市没有产生明显影响。而2007年一年连加6次,对楼市的影响效果就开始逐步体现,2007年10月份房价环比上涨幅度开始快速回落。直到2008年8月份,也就是加息启动近4年、最后一次加息过去8个月后,房价出现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拐点,开始步入下行轨道。由此可见,加息对于房价有一定抑制效果,特别是在加息幅度较大、加息频率较高时。
本轮加息周期的外部环境是,国内经济增长平稳、CPI快速高企,而上一轮加息初期则是经济偏热、通胀不明显,到了2007年通胀才突显。所以,很可能本轮加息周期的特点是前快后慢,正好与上一轮相反,两个多月内两次加息,已证明了这一点。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在“9·29新政”之上,再施加的货币紧缩政策,对于楼市无疑是雪上加霜,二者产生的政策叠加效应,明显大于2004年第一次加息时的情况。
长期来看,本轮加息周期也会像以往历次加息周期一样,多次加息过程中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作用会逐渐显现,当加息次数过半,尤其是最后一次加息完成后,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将会由量变转为质变。笔者预期最后一次加息有可能出现在2011年或2012年,这就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受本轮加息周期的累加影响效果,可能会在今后两年体现出来。这将成为抑制中期房地产市场过热,以及稳定房价的重要政策因素。
如果逆向思考,还会发现加息的另一面。加息对楼市是利空,但本轮加息的主要目标是抑制通货膨胀,在通胀没有被有效抑制之前,房价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而通胀又源于2008年底以来的超发货币和信贷导致的流动性过剩。货币学派大师弗里德曼的研究表明,狭义货币供应量(M1)触顶20个月左右后,CPI才会触顶,2010年1月我国M1增幅达到最高39%,当前回落至22%(依然高于近十年18%的历史均值),考虑到国情不同,至少未来6~9个月,我国CPI还会维持高位或者继续攀升。正如2007年那样,加息和CPI走高同步进行,直至2008年1月CPI才触顶。
同时二次加息之后,当前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75%,相比5%左右的CPI,依然是负利率,在这种情况下,民众通过投资房产寻找资产保值的行为,依然难以有效抑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