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社区投资明升暗降?
(2010-12-29 15:10:43)
标签:
房产 |
分类: 金融实务 |
记者观察
养老社区投资明升暗降?
■中国房地产报
时值岁末,压抑多年的保险资金在不动产投资开闸近4个月之后,其投资冲动经过前期筹备似乎正在进入全面爆发期。
在商业地产领域,保险资金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进取决心。
而在险资另外一个关注的领域养老社区,其脚步也似乎正在加快。继泰康人寿今年3月成立泰康之家养老投资公司,计划在北京昌平区投资40亿元建造养老社区后,2010年,众多保险资金纷纷向养老社区伸出橄榄枝。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透露,中国人寿初步规划构建养老社区“一南一北”的格局,已在河北廊坊拿地超万亩,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而南部则有可能落户海南。
12月中旬,合众人寿亦在湖北武汉蔡甸区举行了合众健康社区奠基仪式。合众人寿下一步计划还将逐步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规划建设合众养老产业基地,构建全国性产业基地群。
然而,在这一系列热闹背后,有熟悉保险资金的投资界人士告诉记者,与商业地产大规模进军相比,在同样看似多做布局的养老社区领域,实际上并无太多进展。
“中国人寿在廊坊想要布局养老社区,至少已经谈了3年。”而在他看来,许多看似刚刚出现的养老地产投资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就已有布局,“有可能早得超出大家的想象”。
与商业地产等投资渠道比较顺畅相比,投资养老社区始终存在种种限制,有些保险公司更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养老社区的投资明升暗降。
外界一度期许,养老保险与养老产业融合起来建成一个产业链,正是保险公司的特长所在。但是,具体如何融合、如何定价,擅长精算的保险业在面对养老产业的高投入、期限长、期间经济环境变化的不确定等复杂因素,也尚没有找到一个好模型来计算投入产出比。
而且,养老产业完全不同于保险业,管理方法和手段完全不同,保险业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目前尚没有哪家保险公司明确了盈利模式;细节上,拿地成本、财税政策等方面都没有相应规定。
此外,用地性质也不明朗。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在当前地价较高土地行情渐涨明显的情形下,再携大笔资金投入做布局,“投资回报等很多层面并不好说”。
尽管保险业关注养老产业尤其资金性质的联系,但是,在当前的种种政策以及市场条件限制下,是否选择在养老社区上暗暗布局则考验着各家保险公司的胆识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