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货源是奥特莱斯生存的关键
(2010-11-24 15:31:50)
标签:
房产 |
分类: 金融实务 |
GVA衡信柏迪:
品牌货源是奥特莱斯生存的关键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GVA衡信柏迪是全球房地产咨询机构GVA
Worldwide在大中华区的分支机构,目前已在全国12个城市开设了分公司,而与其他外资机构一样,其对中国未来楼市发展满怀信心。11月中旬,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GVA衡信柏迪集团副主席希伟德(Peter
Hill)对本报记者表示:“我刚离开北京不到两周就回来了,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速度,及欧洲方面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中国房地产报:近年来,GVA衡信柏迪逐步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力度,这是否与你们对于中国楼市发展趋势的判断有关?
希伟德:的确是这样。GVA衡信柏迪计划在2011年开拓华中市场,在湖北、湖南两省开设2家分公司。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的二线城市具有很大的创业机会,比如,最近我们就在内蒙古建立了分公司。
虽然中国目前已经有了各类奥特莱斯,但我们认为,多数的奥特莱斯并不纯正,有的也并不成功。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市场对于纯正的奥特莱斯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中国房地产报:在您看来,目前中国的奥特莱斯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希伟德:奥特莱斯的发展受经济发展、收入分配情况、假冒商品冲击及文化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中国品牌商品的市场秩序不尽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培育,这也制约了中国奥特莱斯的发展。
我们认为,另一个问题就是品牌货源的问题,是否拥有充足的品牌货源成为奥特莱斯生存的关键。一些没有品牌资源,缺乏管理经验,只是打着奥特莱斯旗号的商场最终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中国房地产报:奥特莱斯的经营对于零售物业有什么要求?
希伟德:奥特莱斯一般来说处于地价较低的城市边缘地带,对于区域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城市经济总量、人均收入水平、私车拥有量、零售业发展状况有一定要求。
零售物业的体量不能直接成为奥特莱斯成功的必要条件,奥特莱斯是学习西方零售模式而引进的,应该从国内外知名品牌数量、经营规模、营销理念、运营模式等几方面去判断一家零售物业是否能成为真正的奥特莱斯。
中国房地产报:你如何看待中国零售物业市场的发展前景?比如说在未来,奥特莱斯与购物中心将会占一个怎样的比例?
希伟德:国内零售物业市场将会朝着多元素、多业态方向发展。从长远来说,奥特莱斯与购物中心这两种业态不存在竞争关系,当中国的奥特莱斯发展成熟、规范后,它与购物中心应该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而奥特莱斯购物中心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取决于购物中心或零售物业的新增量,而是由名牌产品的折扣商品库存量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