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房地产报
中国房地产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112
  • 关注人气:5,7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抑制房价需谨防对高额利润不作为

(2010-11-24 15:14:44)
标签:

房产

分类: 政策时局

楼海观潮

抑制房价需谨防对高额利润不作为


  ■中国房地产报 包宗华
  
  近期,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10月份全国100个城市中,76个城市价格环比上涨,其中广州环比涨幅最大为2.31%。如此看来,在愈来愈严的政策调控下,房价依然是个难以解决的大难题。继11月8日《房价调控政府干预需持之以恒》的文章探讨房价难以解决的第三点原因后,本次主要探讨对房地产高额利润的不作为问题。
  从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经济危机以后,西方国家大体上每隔10年左右就爆发一次经济危机,且一次比一次涉及范围广、造成的危害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方国家在“二战”后,纷纷实行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他们发现,发生经济危机的一条主要原因,是有的行业产生了高额利润。受高额利润驱动,各行各业的资金向其倾斜,使得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导致爆发经济危机。因此,在实行政府干预经济来防止经济危机的工作中,必须抓住源头,必须把抑制高额利润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重点。这是西方国家从多次经济危机的深刻教训中做出的总结。
  目前,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着两个高额利润驱动。
  一是,驱动资金向房地产企业倾斜。我国5万多家房地产企业,一多半因为拿不到地而在窝工,又不愿宣布倒闭停业,从而成了亏损企业。它们与不窝工的企业加起来计算全国平均的房地产企业利润,只有百分之几,不算高。但要看到,只要拿到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多能获得高额利润。我国财政部门前些年抽查了一批房地产企业,平均年利润就超过25%。如果有的企业用头几年买的地进行开发,利润还能翻个一两番。
  受房地产企业高额利润的驱动,各行业的资金向房地产倾斜。各行各业中不少经济实力强的企业,包括不少央企,都斥资兴办房地产企业。这些年,确实出现了各行各业竞相兴办房地产企业的“特殊”局面。为了在房地产市场竞争中,特别是在拍卖土地的竞争中取得优胜,各行业往往会为其兴办的房企注入巨资。这是近些年房地产投资逐年以20%的速度增长的一条重要原因,也是在土地拍卖中不断地拍出“天价”以及房价不断高涨的一条重要原因。
  二是,驱动资金向住房投资和投机倾斜。房价连年高涨,买了住房能够很快地获取高额利润,这就产生了对住房投资和投机的驱动作用。而银行长期实行负利率,把钱存入银行会连年贬值,就进一步助推更多的资金投向住房投资和投机。
  然而,目前我国政府多对高额利润不作为。
  当西方国家频繁地产生经济危机的年代,我国还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受经济危机的波及量甚小,可以说对其没有“切肤之痛”。加上我国在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时期里,也难以出现高额利润问题。就是由于这些历史原因,使得我国政府不可能把抑制高额利润列入议事日程,更不可能作为工作的重点。当前些年我国房地产业出现了高额利润并成为推动资金倾斜和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时,对其然仍缺乏认识,也就没有予以重视和采取措施。
  例如,当年财政部门公布其抽样调查房地产企业获取高额利润的数字时,就没有提出应该抑制高额利润以及如何采取抑制高额利润的措施。又如,今年实施宏观调控新政中,提出了一条要求央企退出房地产业的措施。很明显,这是一条治标不治本的行政措施。因为各行各业争相兴办房地产企业的根子,是高额利润的驱动。而只有采取有效的抑制高额利润的措施,才能治本。治住了“本”,许多其他行业兴办的房地产企业,很可能会因为获利不多而自动退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