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剑?铸剑!

(2010-08-31 14:28:06)
标签:

房产

分类: 特别策划
论剑?铸剑!
  
  ■中国房地产报  朱敏
  
  再聚钓鱼台,阳光依旧。众多国内文化界、艺术界、建筑界和产业界名家相约论剑,只为一个令国人振奋昂扬却又不得不沉思静考的话题——国宅。
  对于这个以GDP衡量已占据世界第二的大国,其崛起已经不再有问号,但所有国人必须面对的是一次全新意义的变革:由量变转为质变。无论结构调整还是产业升级,大国踏上强国之路的必然,就是把追求从量的扩张转到质的提升上,以技术与附加值赢取市场,方能在没有硝烟的经济之战中怀利器而立不败之地。针对房地产业,由于过去一年多来“楼歪歪”、“楼倒倒”、“墙脆脆”之流层出不穷,住宅这一饱受舆论口诛笔伐且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身处极其尴尬的地位,如何在“防止房价过快增长”的同时,让房地产产品整体上进行质的提升,就必然要从舆论上给予精确的良性引导,这恐怕也是让行业走出目前困境的关键所在。
  由此,才有了这次以国宅为话题的跨界“论剑”,如果说去年之夏由本报发起的引发了全社会热议的首届“国宅”峰会意在正本清源,厘清国宅轮廓,那么,在第二次的盛会上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进一步廓清概念的基础上更进层楼,探寻衡量国宅的标尺,以求让业界在“铸剑”中把握精钢秘料的添加、千锤万凿的力度乃至炉火纯青的意境。
  国宅究竟是什么?一个看似飘忽甚至博大的难以把握的词汇,在名家们的评析中身影渐晰:
  国宅,传承大国文化并能够扬弃之住宅。国宅必然是有根的,它必须通过外在的建筑体现中华民族内在的血脉基因,才不致沦落为借符号招摇的风中浮萍。
  国宅,紧握时代脉搏可堪与时俱进之住宅。国宅拒绝表面化的刻求复古,国宅要深度研究并把握当代国人的生活方式与居住需求,并具备前瞻性,不仅要跟上更要引领时代之步伐方不虚此名。
  国宅,具备博大胸襟能兼容并蓄之住宅。既然不是片面复古,更要与时俱进,就必然要发扬“拿来主义”,当然,拿来的都应该是精华,而不是只堪浮夸的只鳞片爪。
  国宅,代表中国房地产业与建筑业高水准之住宅。既然称为国宅,其中就包含了“为国增光”的意味,其规划、设计、建筑、园林、户型以及服务均要达到一线水准,包含创意与智慧,在国际舞台上,也足以有值得骄傲的资本。
  国宅,应属于大部分国民而非少数权贵专属之住宅。国宅绝不意味着高成本、高价格,而是要满足社会主流群体的切实需求,要在不增加消费者较多负担的前提下,提供更优异的性价比,这无疑是房地产退出暴利时代的必然。诚然,尽管高品质在当前依旧意味着较高的价格,而国宅的普及也必然要经历一个以高端示范向低端普及的过程,但相信所有人都希望这个过程能够越快越好,同时,因地制宜的普宅产品同样能拥有代表中国水准的资格,同样能够满足国民之需并与时俱进,从下端发起的示范效应相信能更迎合大众心态。
  2009年,中国房地产业迸发出惊人的上升曲线,2010年,在政策之手的压制下,房地产业掉头向下再现前途未卜,然而在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刻,社会各界却对于国宅的理念表示出了惊人一致的高度关注,这足以表明,无论行市熊与牛,产品力永远是诚信企业的立足之基,而一旦国宅文化担纲为行业之主流,各界对于房地产业的关注点与舆论方向相信也会有所转变,从“暴利行业”转型为“品质行业”,观念的转变正是关键。
  2010年,对于国宅概念来说依旧是一个起点,对于此关系产业升级大业的关键语汇,十年磨剑为时并不长。得道多助,有着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作为行业守望者我们自然信心十足,精钢百炼,亮剑时自然会赢得天下民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