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根植传统

(2010-08-31 14:18:39)
标签:

房产

分类: 潮流行为
根植传统
  
  ■中国房地产报  周村/文
  
  已形成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的水土融合在一起,滋润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也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企业。根植于中国土壤的企业如果完全抛开传统文化,就如同根系没有扎入土壤的植被,生命力不会持久。所谓适者生存,在中国发展的企业必然要理解并顺应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才能接到中国土壤的“地气”,使企业在中国绵延发展。
  
  企业文化之儒家流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据着重要地位。两千年前,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荀子提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以人为本是儒家思想精髓。两千年后这一思想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界提倡和呼吁的管理原则。
  上世纪70年代,西方企业在经过迅猛发展后,开始无法遏制地走入衰退轨道,以往惯用的管理模式已无法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与此同时期,日本的企业迅速发展,大量产品占领西方市场,这吸引了世界人的关注,国际企业管理界把研究的目光投向日本企业。日本取代美国成为国际企业管理理论的正统模板。
  日本企业的文化推动了日本企业的发展。日本企业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许多日本企业高层管理者都潜心研究中国的《论语》、《周易》,甚至是《孙子兵法》。与西方企业严谨的契约文化不同,日本企业注重“以人为本”,用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营造亲情氛围,调动员工对企业的奉献精神。把这一思想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就是由松下幸之助创立的,被称为“松下教”的松下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其实就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
  孔子推行儒家文化,希望能够利用儒家文化建立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所以,儒家文化是“入世”哲学,很实用地教给人做事的方法和准则,经世致用是儒家的典型学风。
  儒家文化推崇“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受这种思想影响的人们关心时事,负有使命感。这一思想渗入到中国的企业文化中,则彰显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我国知名房地产企业万通的企业文化第一条就是“以天下为己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界所极力倡导的。美国对本国企业出台了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对企业进行多方评价,评价结果决定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各项交易的进行。
  儒家文化经世致用的另一大特点是要求后世人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新是现代企业延续生命力的制胜法宝。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说,“海尔17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创新。”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说,“如何让创新落地?海尔的成功就在于坚持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经世致用特点使得传统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不拘泥于理论,也不拘泥于某一特定形式。指导企业基于实际,基于调查研究,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远景。
  
  企业文化之道家流派
  
  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文化也是一个重要流派,道家文化在现代企业文化中也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道家讲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这对于企业建立企业文化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管理优秀的企业不会总有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意思是一个成熟的企业要平稳的管理。成熟企业的企业文化,也不能反复折腾,随意颠覆。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可用“水滴石穿”来形容,需要企业长久的坚持,使企业文化真正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每个角落,渗透进员工的内心,才能真正起到引导企业发展的作用。
  北京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教授宋守信在谈到道家思想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时表示“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说无所作为,它的作为恰恰是潜移默化地把工作做好。它所说的‘顺其自然’就是了解社会发展的态势、需求,了解客户、企业员工思想的动态、发展趋势,然后‘乘势利导’、‘因地制宜’,用引导的方法,而不是强制的方法来管理企业。”
  
  兼容之学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求“和为贵”,特别是儒家文化,尤其提倡和谐。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可以为企业带来凝聚力,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但过于讲究人情的管理制度,会阻挡企业发展的脚步。现代企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确实应该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清楚知道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不利于建立现代企业文化。
  在以人为本的传统下,中国企业难免出现人情大于法理的问题。所以,在中国企业中,对错标准不明确,奖励处罚不到位的问题较常出现。
  儒家文化对礼教的要求很严格,使得“君”“臣”地位分明,而为“臣”者又过于“安分守己”。在企业中表现为,员工对领导的指示惟命是从,先进的文化思想受到钳制,人才无法发挥才能,企业无法注入新鲜血液。
  帝王术、权谋斗争等现象在我国企业中也屡见不鲜,这也是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因为传统文化对企业对员工的无形影响,在企业中形成了隐形的企业文化,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事准则。如果这些隐形的企业文化长期存在,就会使得经过科学调研树立的企业文化得不到真正的推行,甚至被架空。因此,中国的企业文化不如西方企业文化来得透明、公正,这确实是实际情况。
  基于这些问题,我国企业管理界疾呼应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这是明智之举,但有企业管理人士因此要全盘否定我国的传统文化却是走了极端。殊不知,我国传统文化本来就有兼容的特点,向来对外来的文化风潮采取宽容姿态。我国现代企业对西方管理思想的吸纳和借鉴,恰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这一特点的再一次表现。
  企业管理者确实应吸西方管理思想之精华补我国传统文化之不足。但没有土壤的滋养就无法结出果实,彻头彻尾的舶来品在我国难免水土不服。我国企业管理界不应完全抛弃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应发挥经世致用的特长,以科学态度谨慎为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