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詠东:H股更需“商业地产故事”
(2010-07-13 14:31:39)
标签:
房产 |
分类: 金融实务 |
陈詠东:H股更需“商业地产故事”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刘关 北京报道
7月9日,基强联行投资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总经理陈詠东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经过两轮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潮,目前在多种因素之下,香港市场未来可能更愿意偏向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地产运营故事”。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香港资本市场鲜有内地房地产企业赴港上市或者融资额度也不大,您认为原因何在?
陈詠东:与2007年和2009年内地房地产企业赴港上市潮流相比,目前比较黯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在政策调控的敏感期,市场容易估值偏低,许多公司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的时间窗口;第二,目前除了政策因素外,资本市场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欧洲债务危机,全球流动性趋紧。要到香港资本市场融资,融到钱问题可能还不大,但融资后的投资也是困难重重。
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和2009年下半年,内地房地产企业赴港上市曾形成一定的风潮,现在这种状况已经彻底颠覆了吗?
陈詠东:热情不是不在了,是缺乏新鲜感和震撼力。历经几轮调控,确实让香港资本市场对于内地房企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对以住宅开发为主的地产企业。无论是长于运作的恒大,还是产品至上、规模化和精品化的龙湖,都让香港市场的投资人见识过了。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香港资本市场会更为偏好哪类“故事”?您做出上述判断,主要依据是什么?
陈詠东:我认为未来香港资本市场会对具有规模的商业地产运营商比较感兴趣。
主要依据是:第一,经过两轮的热潮,内房企对于香港资本市场已经没有神秘感和新鲜感。
第二,在调控下,香港资本市场多认为,商业地产运营相对于住宅地产是受政策鼓励的。
需要强调的是,不是任何一家商业地产运营商都可能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我认为,下一轮,可能会震撼香港资本市场的内地房地产企业可能是那些规模巨大、品牌力强的大型专注于商业地产运营的开发企业。
■中国房地产报
7月9日,基强联行投资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总经理陈詠东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经过两轮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潮,目前在多种因素之下,香港市场未来可能更愿意偏向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地产运营故事”。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香港资本市场鲜有内地房地产企业赴港上市或者融资额度也不大,您认为原因何在?
陈詠东:与2007年和2009年内地房地产企业赴港上市潮流相比,目前比较黯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在政策调控的敏感期,市场容易估值偏低,许多公司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的时间窗口;第二,目前除了政策因素外,资本市场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欧洲债务危机,全球流动性趋紧。要到香港资本市场融资,融到钱问题可能还不大,但融资后的投资也是困难重重。
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和2009年下半年,内地房地产企业赴港上市曾形成一定的风潮,现在这种状况已经彻底颠覆了吗?
陈詠东:热情不是不在了,是缺乏新鲜感和震撼力。历经几轮调控,确实让香港资本市场对于内地房企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对以住宅开发为主的地产企业。无论是长于运作的恒大,还是产品至上、规模化和精品化的龙湖,都让香港市场的投资人见识过了。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香港资本市场会更为偏好哪类“故事”?您做出上述判断,主要依据是什么?
陈詠东:我认为未来香港资本市场会对具有规模的商业地产运营商比较感兴趣。
主要依据是:第一,经过两轮的热潮,内房企对于香港资本市场已经没有神秘感和新鲜感。
第二,在调控下,香港资本市场多认为,商业地产运营相对于住宅地产是受政策鼓励的。
需要强调的是,不是任何一家商业地产运营商都可能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我认为,下一轮,可能会震撼香港资本市场的内地房地产企业可能是那些规模巨大、品牌力强的大型专注于商业地产运营的开发企业。
后一篇:2010:不确定市场下的确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