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鸿基“切赘”
(2010-06-30 14:35:03)
标签:
房产 |
分类: 公司报道 |
深鸿基“切赘”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宋振庆 北京报道
6月22日,深圳市鸿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鸿基,000040.SZ)发布公告,拟以5220万元的价格将其全资子公司鸿基物流持有的裕泰监管仓公司70%股权、堆场公司72%股权、报关公司80%股权及裕泰监管仓公司资产包、堆场公司资产包等资产转让给自然人林钟旭。
在此项交易之前,深鸿基还分别收购了西安深鸿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西安深鸿基”)40%的股权和转让了西安新鸿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西安新鸿业”)66.5%的股权,将其房地产业务结构进一步厘清。
“这是公司在新的实际控制人中国宝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宝安”)的战略思路下,剥离非房地产主业资产,向房地产开发集中优势资源的系列动作。”深鸿基证券事务代表刘莹表示。
定位高利润资产
尽管深鸿基这家拥有16年历史的深圳老牌地产商号称“四业并举”,但从近年年报来看,深鸿基已经陷入经营运作泥淖,地产、出租汽车、酒店管理、物流四大业务大部分利润是通过转让资产一次性变现的方式取得的,而且账面资金也面临枯竭。
中国宝安在2009年通过二级市场举牌的方式击败深鸿基原控股股东深圳市东鸿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东鸿信”),从而以占19.8%的股权获得深鸿基的第一大股东地位。不出业内人士所料的是,中国宝安甫一入主便着手将深鸿基烙上“宝安印记”,将其发展战略由“四业并举、突出发展房地产”调整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集中资源发展房地产业,打造专业房地产上市公司”。
在市场对深鸿基房地产下一步如何运作的猜度纷纭中,中国宝安的两步棋让局势豁然开朗。
4月21日,深鸿基股东大会通过转让西安新鸿业的议案。资料显示,西安新鸿业是深鸿基西安的子公司,投资的项目主要有海都饭店、西安鸿基出租车运输公司及鸿基新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其中鸿基新城是最为重头的资产,也是新鸿基此前投入极大热情并且极为倚重的项目。
随后的6月19日,深鸿基股东大会通过了另一项议案,收购西安深鸿基40%的股权,从而拥有该公司100%的股权。西安深鸿基旗下项目就是目前深鸿基唯一的盈利地产项目鸿基紫韵。
按照鸿基紫韵相关资料计算,整个项目至少能给深鸿基带来13.8亿元的销售额,由于项目还有部分价格更高的别墅,实际销售金额或远不止这个数字。
“看起来中国宝安的思路很明显,剥离利润较低的经济适用房,而转向利润更高的高端住宅项目。”天相投顾分析师李毅表示。
资产注入前瞻
事实上,深鸿基转让西安新鸿业和受让西安新鸿基还有另外一层深意。由于这两家公司的另外一个股东同为自然人关振芳麾下的深圳赛德隆和深圳百川盛业,而这两个公司又与深鸿基原股东东鸿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深鸿基借助这两次资本运作,基本在地产业务上与东鸿信划清了界限,这正是中国宝安所希望看到的。
与原股东划清界限容易,但是“瘦身”所带来的阵痛,中国宝安和深鸿基还需要共同面对。
“深鸿基剥离非地产资产还面临着3个难题。”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其一是深鸿基的出租汽车、酒店管理、物流这3项业务的资产质量并不优良,在市场上找到买主比较困难;其二,大量的资产剥离存在对原企业员工的安置和补偿问题;其三,如果其他资产全部被剥离,甚至剥离了西安经济适用房项目,行业周期和政策带来的风险将相当巨大。
这一点深鸿基在年报中也有提及,同时公司也表示,新东家中国宝安,将避免与深鸿基产生同业竞争,并承诺将中宝控股和中国宝安所拥有的适合深鸿基发展需求的资产和业务以合理价格和恰当方式注入深鸿基。
据国泰君安分析师孙建平透露,中国宝安目前拥有30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的未结算项目储备,这一规模在二线地产公司中居于中等水平,其项目基本分布在深圳、惠州、武汉和海口4个城市。
“公司拿地时间非常早,基本上土地招拍挂之后就没有在公开市场拿过地,所以中国宝安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地价成本非常低。”孙建平预计,这些项目将在2010~2011年迎来一次新的结算高峰期。
■中国房地产报
6月22日,深圳市鸿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鸿基,000040.SZ)发布公告,拟以5220万元的价格将其全资子公司鸿基物流持有的裕泰监管仓公司70%股权、堆场公司72%股权、报关公司80%股权及裕泰监管仓公司资产包、堆场公司资产包等资产转让给自然人林钟旭。
在此项交易之前,深鸿基还分别收购了西安深鸿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西安深鸿基”)40%的股权和转让了西安新鸿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西安新鸿业”)66.5%的股权,将其房地产业务结构进一步厘清。
“这是公司在新的实际控制人中国宝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宝安”)的战略思路下,剥离非房地产主业资产,向房地产开发集中优势资源的系列动作。”深鸿基证券事务代表刘莹表示。
定位高利润资产
尽管深鸿基这家拥有16年历史的深圳老牌地产商号称“四业并举”,但从近年年报来看,深鸿基已经陷入经营运作泥淖,地产、出租汽车、酒店管理、物流四大业务大部分利润是通过转让资产一次性变现的方式取得的,而且账面资金也面临枯竭。
中国宝安在2009年通过二级市场举牌的方式击败深鸿基原控股股东深圳市东鸿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东鸿信”),从而以占19.8%的股权获得深鸿基的第一大股东地位。不出业内人士所料的是,中国宝安甫一入主便着手将深鸿基烙上“宝安印记”,将其发展战略由“四业并举、突出发展房地产”调整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集中资源发展房地产业,打造专业房地产上市公司”。
在市场对深鸿基房地产下一步如何运作的猜度纷纭中,中国宝安的两步棋让局势豁然开朗。
4月21日,深鸿基股东大会通过转让西安新鸿业的议案。资料显示,西安新鸿业是深鸿基西安的子公司,投资的项目主要有海都饭店、西安鸿基出租车运输公司及鸿基新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其中鸿基新城是最为重头的资产,也是新鸿基此前投入极大热情并且极为倚重的项目。
随后的6月19日,深鸿基股东大会通过了另一项议案,收购西安深鸿基40%的股权,从而拥有该公司100%的股权。西安深鸿基旗下项目就是目前深鸿基唯一的盈利地产项目鸿基紫韵。
按照鸿基紫韵相关资料计算,整个项目至少能给深鸿基带来13.8亿元的销售额,由于项目还有部分价格更高的别墅,实际销售金额或远不止这个数字。
“看起来中国宝安的思路很明显,剥离利润较低的经济适用房,而转向利润更高的高端住宅项目。”天相投顾分析师李毅表示。
资产注入前瞻
事实上,深鸿基转让西安新鸿业和受让西安新鸿基还有另外一层深意。由于这两家公司的另外一个股东同为自然人关振芳麾下的深圳赛德隆和深圳百川盛业,而这两个公司又与深鸿基原股东东鸿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深鸿基借助这两次资本运作,基本在地产业务上与东鸿信划清了界限,这正是中国宝安所希望看到的。
与原股东划清界限容易,但是“瘦身”所带来的阵痛,中国宝安和深鸿基还需要共同面对。
“深鸿基剥离非地产资产还面临着3个难题。”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其一是深鸿基的出租汽车、酒店管理、物流这3项业务的资产质量并不优良,在市场上找到买主比较困难;其二,大量的资产剥离存在对原企业员工的安置和补偿问题;其三,如果其他资产全部被剥离,甚至剥离了西安经济适用房项目,行业周期和政策带来的风险将相当巨大。
这一点深鸿基在年报中也有提及,同时公司也表示,新东家中国宝安,将避免与深鸿基产生同业竞争,并承诺将中宝控股和中国宝安所拥有的适合深鸿基发展需求的资产和业务以合理价格和恰当方式注入深鸿基。
据国泰君安分析师孙建平透露,中国宝安目前拥有30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的未结算项目储备,这一规模在二线地产公司中居于中等水平,其项目基本分布在深圳、惠州、武汉和海口4个城市。
“公司拿地时间非常早,基本上土地招拍挂之后就没有在公开市场拿过地,所以中国宝安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地价成本非常低。”孙建平预计,这些项目将在2010~2011年迎来一次新的结算高峰期。
后一篇:田明:拐点期将显绿色建筑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