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圳:推倒降价多米诺

(2010-06-17 11:53:55)
标签:

房产

分类: 土地楼市
深圳:推倒降价多米诺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刘晓云  深圳报道
  
  深圳终于在楼市调控的“紧箍咒”下扛不住了。
  5月底上市公司佳兆业旗下三盘8.5折降价销售,挑开了价格下调这根敏感神经,正式掀开了深圳楼盘降价的序幕。
  紧接着在6月4日,万科旗下的两个新盘也低价入市,至此,由佳兆业、万科带动的降价策略,推倒了深圳楼市的多米诺骨牌,使得一直处于临界点的深圳房价快速进入下滑通道。
  根据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的成交监测数据显示,5月31日~6月6日,深圳楼市均价大幅下跌,仅为17575元/平方米,环比跌幅为14%,而福田区住宅成交价格下降幅度达40%。
  “经过这周多个楼盘的降价,深圳几乎所有的区域都已经有楼盘降价了,这正式宣布深圳楼盘普遍性降价的多米诺骨牌被推倒。”深圳中原地产二级市场总经理玉家雄认为这一轮开发商降价的速度要比2008年来得快,未来一个季度,降价将成为深圳楼市的主基调,会有更多的开发商参与降价,来促进销售量。
  
  上市房企率先行动
  
  与2008年相似,这一轮房价的下跌也是由上市房企发起的。
  5月28日,佳兆业启动的大幅度促销活动引发了各界的强烈关注,其旗下的金翠园、茗萃园及上品雅园三个在售楼盘各推出20~60套不等的单位,进行为期3天的8.5折优惠发售,优惠幅度高达1万元/平方米。
  万科也紧随其后正式加入降价行列,旗下两个楼盘第五园·里城、清林径,降幅分别在5%和20%,个别户型价格更是被“腰斩”。
  据记者观察,自5月底开始,深圳大约有7个楼盘降价,其中有5个楼盘是属于上市房企的。
  “与非上市公司不同,在市场低迷时,上市公司受到业绩压力,多会率先选择降价。”国信证券地产分析师区瑞明说,“如果此时上市公司坚持不降价,就会导致业绩不均衡,影响其在资本市场的定价,并且对其后续融资非常不利。”事实亦证明,降价为企业在市场低迷时快速回笼资金起了决定性作用,佳兆业三个楼盘共计110套特价房在短短三天时间内基本卖完,此举令佳兆业回笼资金超过3亿元。
  万科清林径6月4日拿到预售证当晚即开盘,最低仅8000多元/平方米,均价1万元/平方米,而万科清林径此前开盘目前仍在售的大户型产品均价2万元/平方米,每平方米至少降了5000元。此举令万科在深圳楼市成交低迷的情况下,再次上演了开盘即售罄的销售神话。
  
  多米诺效应显现
  
  由上市房企率先推倒的降价多米诺骨牌,正在发生连锁反应,调查显示,深圳几乎所有区域都被楼盘降价风潮波及。
  位于盐田的金山碧海以8.5折优惠推出20套单位,而位于龙华的十二橡树则推出12套特价单位,每套房子的均价比原来低了4000元/平方米,售出10套。
  在买卖双方僵持了一个多月后,深圳开发商开始由暗降转向明降,不仅送装修、送面积、送加油卡、成交即减5万元等纷繁的优惠促销活动重现江湖,价格的直接调整也已逐步开始,买方市场的格局已经确定。
  房地内参总经理尹香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根据他们长期深入一线市场所获得的信息,深圳未来将有18个楼盘加入降价队伍中。
  玉家雄分析,之所以有更多的开发商参与降价,其中一个原因是之前佳兆业和万科大降价均取得了理想的销售业绩,令其他开发商有信心仿效跟进。
  虽然目前招商地产和金地集团尚未跟进降价,但招商地产董事长孙承铭和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均表示未来会密切关注市场动向,综合市场环境以及公司各方面情况来决定是否调整相关计划,以顺应市场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圳楼市成交停滞的情况下,已降价楼盘的销售表现都颇为不俗。“此情况证明楼市刚需大量存在,但是开发商不要轻易乐观。”尹香武说。
  在玉家雄看来,这些项目获得较好的销售量,说明市场的购买力依然存在,“但买家出手需要理由,那就是降价,只要有楼盘降价,而且降到了他的承受范围,他就会出手”。
  事实亦是如此,以低于预期价格入市或优惠促销的项目销售都比较理想,如水榭春天、上品雅园、侨城馨苑,它们的开盘价格与之前的预期相比都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开盘销售率都比较高。
  而坚持不调价的“硬扛盘”则卖不动,如坂田、龙岗中心城、前海、龙华和西乡的几个新推项目,销售率都不足一成。
  “目前地产商的主流意见是,本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比较集中、比较狠,而且政策并没完全到位,预计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房价仍有调整压力。”孙承铭表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