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集团成最大“地主”
(2010-04-20 13:14:02)
标签:
房产 |
分类: 土地楼市 |
中房集团成最大“地主”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高伟 北京报道
国资委雷霆之势的一番洗牌,让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退出了房地产市场。但作为房地产市场的大户,剩余的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来势依旧凶猛。
有消息称,位列16家央企之一的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正在筹备1.2亿平方米的土地储备,或将超越拥有5100万平方米的恒大地产成为土储拥有第一。
土储1.2亿平方米
根据中房集团的公开资料,公司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后,将会抓住房地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突出主业,抓好重点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同时由于近几年公司在经营方面一些新的发展,实现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新一轮项目正在逐个启动。
当记者采访中房集团执行总裁张文清时,对方透露现在手头的确有一些项目。而这些项目具体内容和中房集团此前对外公布的并无二致。
“我们目前主要是跟政府合作,在搞一些保障性住房,进行城中村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张文清说,“面积有一千多万平方米”。
而针对“1.2亿平方米土地储备”的传闻,张文清向记者解释,“那是指全部旧城区改造的规模。”同时表示对“最大地主”一说尚不知情。
而中房集团相关人士此前也曾对媒体表明,这1.2亿平方米“并不是直接招拍挂的土地,而是分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160多个老城区改造项目”。
另据记者了解,中房集团拥有规划和在建的保障性住房面积已经超过了2000万平方米。
在不久前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中房集团还曾获得国资委方面的业绩肯定。原因是“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承担国家保障性住房和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为促进我国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地主”的压力
张文清在采访中并没有透露中房集团最近是否有其他项目的拿地计划。
合富辉煌房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高级顾问郑华则认为,像中房这样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在有能力、有实力且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拿多少地都很正常。
但中房集团并非没有压力。压力来自两方面:其一,由于央企拥有的政策优势和其他相关资源优势,中房集团的决策是否高效值得注意。“在拿地环节上,可能会出现缺乏成本考量的粗放型决策”。其二,尽管是共和国的地产长子,中房集团仍旧需要解决资金压力。
一位商业地产公司的事业部总监向记者表示,中房集团旗下ST中房却仍然一度陷入资金窘境。
“即使现在,ST中房也没有摆脱亏损的事实。”上述人士称。
“国家要支持谁,谁就不缺现金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梁蓓认为,对中房这样拥有资源优势的央企而言,资金从来不是问题所在。
梁蓓同时表示,大量的土地储备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最终做出什么样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
“大量的土地储备对企业开放能力也是一项严峻考验。”郑华在采访中表示。
■中国房地产报
国资委雷霆之势的一番洗牌,让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退出了房地产市场。但作为房地产市场的大户,剩余的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来势依旧凶猛。
有消息称,位列16家央企之一的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正在筹备1.2亿平方米的土地储备,或将超越拥有5100万平方米的恒大地产成为土储拥有第一。
土储1.2亿平方米
根据中房集团的公开资料,公司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后,将会抓住房地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突出主业,抓好重点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同时由于近几年公司在经营方面一些新的发展,实现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新一轮项目正在逐个启动。
当记者采访中房集团执行总裁张文清时,对方透露现在手头的确有一些项目。而这些项目具体内容和中房集团此前对外公布的并无二致。
“我们目前主要是跟政府合作,在搞一些保障性住房,进行城中村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张文清说,“面积有一千多万平方米”。
而针对“1.2亿平方米土地储备”的传闻,张文清向记者解释,“那是指全部旧城区改造的规模。”同时表示对“最大地主”一说尚不知情。
而中房集团相关人士此前也曾对媒体表明,这1.2亿平方米“并不是直接招拍挂的土地,而是分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160多个老城区改造项目”。
另据记者了解,中房集团拥有规划和在建的保障性住房面积已经超过了2000万平方米。
在不久前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中房集团还曾获得国资委方面的业绩肯定。原因是“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承担国家保障性住房和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为促进我国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地主”的压力
张文清在采访中并没有透露中房集团最近是否有其他项目的拿地计划。
合富辉煌房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高级顾问郑华则认为,像中房这样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在有能力、有实力且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拿多少地都很正常。
但中房集团并非没有压力。压力来自两方面:其一,由于央企拥有的政策优势和其他相关资源优势,中房集团的决策是否高效值得注意。“在拿地环节上,可能会出现缺乏成本考量的粗放型决策”。其二,尽管是共和国的地产长子,中房集团仍旧需要解决资金压力。
一位商业地产公司的事业部总监向记者表示,中房集团旗下ST中房却仍然一度陷入资金窘境。
“即使现在,ST中房也没有摆脱亏损的事实。”上述人士称。
“国家要支持谁,谁就不缺现金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梁蓓认为,对中房这样拥有资源优势的央企而言,资金从来不是问题所在。
梁蓓同时表示,大量的土地储备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最终做出什么样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
“大量的土地储备对企业开放能力也是一项严峻考验。”郑华在采访中表示。
前一篇:南京退地重出嫁再创单价地王
后一篇:管理“8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