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地市场进入“严打”期

(2010-04-13 10:50:03)
标签:

房产

分类: 土地楼市

土地市场进入“严打”期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兰亚红北京报道
  
  日前,全国各省(区、市)国土资源部门陆续接到国土资源部下发的《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从3月至7月,一场历时五个月的全国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活动已经正式拉开大幕。
  据悉,4月1日至6月30日,国土资源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部分省(区、市)的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重点抽查。与此同时,为提前预警城镇化过程中的借机圈地、无序开发等违法违规行为,华北五省(区、市)土地督察宣讲活动也已于4月7日正式启动。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来源于政府层面的土地调控风声趋紧,包括对各地方政府国土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监管以及房地产开发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都在加大力度。
  
  清查行动“亮剑”
  
  本报记者日前连线中部某省会城市国土部门的负责人,其表示目前该市已接到省厅下发的相关通知,并在制定专项检查工作方案,已初步着手展开调查,并计划组织专门力量对工作情况进行随时抽查。
  《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通知中明确要求,严格依法清理查处房地产开发中各种违法违规用地行为,重点是截至2009年12月31日已签订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尚未竣工、尚未开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存在的闲置土地、囤地炒地、向别墅供地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据悉,为避免出现以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是“一拖了之”等情况,国土资源部在此次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活动中,要求省级国土部门必须在7月底前完成专项整治工作,形成书面专项治理情况报告,并上报典型案件,且案例数量原则上不得低于这次专项整治工作所查处违法违规违约用地总数的5%。
  据悉,在此次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行动中,亦将地方政府部门在土地供应和监管方面的违规行为和不作为也列入了整治重点。包括地方政府和国土部门不规范供应房地产用地;合同和划拨决定书重要条款缺失;对违法违规和违约行为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等,最大限度地杜绝官商勾结的可能性及背后的黑幕暴利等腐败行为。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3月底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亦声色俱厉地表示,对国土系统的腐败现象,要改变以往按部就班、零敲碎打的做法,而是要“大喝一声、猛拍一掌”,坚决遏制腐败的滋生蔓延,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遏制住腐败在国土部门的易发、高发态势。
  徐绍史还表示,国土资源部今年将严查土地审批中违法违规、索贿受贿等“十类案件”。
  
  成效存疑
  
  据本报记者了解,自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工作打响后,各地普通反应积极。
  4月8日,从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传来消息,该省首次对房地产开发商拿到地不开发开出罚单,对宿州和马鞍山两宗分别于2003年和2007年取得的面积为270亩和390亩的房地产开发闲置土地进行挂牌督办。
  而在此前,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已下发《挂牌督办通知书》,要求马鞍山和宿州两市国土资源局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依法处理,5月底前将结果专题报告省厅。逾期未能处理,除通报批评外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省国土资源厅还将暂停受理所在地区用地报批。
  近期,上海市国资委也组织开展了国有企业土地监管专项检查,组织各出资单位完成国有土地存量、位置、性质及地上建筑物等情况调查摸底,进一步规范企业土地管理和运作。检查重点包括:各出资单位及下属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土地的面积、性质、位置、使用状况,土地权证管理、转让审批、出租及抵押等方面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土地操作管理中的违法违规问题纠查情况。
  上海市国资委还要求,第二季度由各出资单位开展自查,对自查清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第三季度将由市国资委对各单位自查情况进行审核和抽查,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对专项检查工作组织不力、开展不认真或存在漏报、瞒报、谎报情况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将严肃追究责任。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日前也就福建省房地产供地和监管问题提出十点意见。根据意见,省国土厅今年将开展房地产用地专项检查,打击囤地炒地,对欠缴土地出让价款、闲置土地的开发商,三年内将被禁止参加新土地竞买。
  虽然从政府层面来看土地市场的调控风声日紧,但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究竟“严打”效果如何,目前尚难以断定。
  “我感觉最近一个月全国的房价都在涨。”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房价明显上涨的态势下,地方政府的土地趋严调控政策对地价上涨似乎没有太大影响。”“另外,就像之前某市迟迟未对闲置地进行处理一样,各地方政府处置闲置地也可能只是短期做做表面文章。”上述人士表示,“地方政府在土地的整治上并非都愿意尽全力,国土系统针对腐败现象的单个查处也未必就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关键要看这场‘严打’的力度和持久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