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房地产报社评:现阶段应加强房价上涨预期管理

(2010-04-13 10:02:26)
标签:

房产

分类: 封面故事
中国房地产报社评:现阶段应加强房价上涨预期管理
  
  最近,新华社连发6篇分析房地产问题的犀利时评,《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也几乎同一时期刊发和播出了一些有关房地产问题的文章与节目。这很快被舆论解读为中央或将出台更严厉措施的信号。各种分析揣测铺天盖地。
  早在全国两会前后,围绕“房价”为重点的房地产问题就成为焦点,两会过后,房价涨势并未遏制,反而重点城市出现了又一轮的涨势,加剧了社会对房价进一步暴涨的担忧。这也就构成了这一次“中央媒体炮轰高房价”引发广泛讨论、关注和猜测的重要背景。
  房地产问题之所以如此惹人关注,是因为房地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很高,却已渐成双刃剑,引发经济结构问题;供需结构性失衡,部分城市房价过高,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导致民众社会生活负担过重,引发社会问题。
  这两个原因和问题,前一个是需长期着眼、不可操之过急、需要一步步解决的;后一个则属于阶段性可控、需要短期管理、防范累积长期风险的。
  阶段性控制房价过快、过猛上涨,对于房地产市场长期发展、社会稳定、经济风险防范都至关重要。尽管中央此前已连续表态,出台了各种措施平抑市场躁动,却在很强的房价上涨预期面前,效力有所消解。所以,这一次,关于央媒释放进一步调控措施信号的解读自有其道理。
  但是,仔细分析目前已有政策,几乎已经覆盖金融、土地、交易等各个领域,能出台的措施差不多已出尽。惟有一个物业税在万众期待中尚有难题待解,不会仓促出台。况且物业税并非直接解决房价短期过快上涨之举,宜从长计议。那么,如果我们还在期待中央出台更严厉举措平抑房价,还能有多少政策空间?退回到计划经济思维动用行政命令?这显然是不可能也不可行的手段。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几大中央媒体集体点评高房价的举动,更适宜解读为一次对房价上涨预期的聪明管理。它们言辞犀利地指出问题,毫不讳言土地财政、官商腐败、高房价引发的痛苦、投机炒作的危害,也呼吁了保有环节征税之必要,在舆论上对这些问题导致的不良结果作出正面打击,至少可以下挫房价过快上涨的预期。而房价过快上涨的预期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目前的失衡与投机,失衡与投机又进一步催化了上涨预期,这样的恶性循环需要得到非行政命令的遏止。
  如何进一步在现阶段进行房价上涨预期管理,已成为一种对政府管理智慧的考验。在这方面,或许还有很多事情可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