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分类: 潮流行为 |
经理人视界
管理的一个大敌就是情面,滥用人情管理可能会使企业遭遇意想不到的挫折,因为感情不等于绩效
“刘、关、张”的误区
■中国房地产报
在企业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领导问起交给的任务完成没有,下属总能找到未完成的理由,领导就再次叮嘱要抓紧时间不能再拖了……就这样周而复始,一个任务在不断的强调和借口下才能最终得以完成。或者,领导与下属在生活中是铁哥们,感情非常好。下属因工作或其他原因犯了错误,领导碍于情面,要么原谅,要么帮助推脱,以提供“避风港”式呵护,为下属化险为夷。
俗话说:“小企业靠感情,大企业靠制度。”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管理和制度已经日趋成熟。一味地靠人情来管理企业,必将形成拖拉、懒散、小团体、各自为营等不良文化氛围,从而制约和阻碍企业发展。
一个成熟的企业,强调管理,而管理就要靠一套严格的制度来执行,以制度促进企业绩效提高和管理水平提升,从根本上推动企业稳步健康发展。
首先是不要滥用人情管理。当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创立蜀国。后来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处死,刘备、张飞出兵伐吴,因“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义气,刘备被火烧连营自损兵力几十万,张飞则被两下属杀死。从此,不但形成“蜀国无大将”的尴尬局面,更加快了蜀国的灭亡。虽然到现在世人把“关二爷”作义气的象征以崇拜,但作为企业,就如同当年的战场,如果大家都去做“关二爷”,那么企业最终也将落得灭亡的惨痛下场。
当前,很多企业已成功实现由作坊式的小公司向规模化企业的成功转型。企业的管理,也在管理变革中逐渐得到提升,正在逐步实现由人情化向绩效管理转变。然而,尽管企业在变,但我们许多员工的思维、工作方式、行为、意识却仍停留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如同刘备、张飞一样用感情来管理企业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管理人员把“仁义、义气、关系、感情”放在首位,对下讲仁义、对上讲义气、对外讲关系、对内讲感情,遇到问题不是从问题本身出发,而是所有问题要么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么是尺度不一,因人而异,总是不以贯彻制度、实现目标、解决问题为原则,于是,工作中不负责任、效率不高、业绩平平、能力提升缓慢的情况便在企业中蔓延了。
推动管理促进绩效,管理者是关键。
古人云“其身正,有令必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不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制度,却反而带头违反制度,甚至破坏制度,那么制度在执行时也就失去了权威性、严肃性和说服力,执行制度就成了一句空话,绩效也就成了天方夜谭。我们经常说不要以感情用事,不要把感情纳入工作中,而必须通过上下良性的竞争,形成团队的合力、向心力、执行力和同甘共荣的情谊,用绩效来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对企业的责任。
企业所打造的绩效管理体系,正是在克服“人治”管理弊端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以法治企,不断提升企业执行力,提高企业管理绩效,严格贯彻执行制度,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企业制定了明确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和发展战略,并形成了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后,也就具有了快速发展的基础。但接下来还必须建立起完善的、针对每个岗位的绩效评估和考核体系,这样,才能充分地激发和挖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能,调动起每一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现在在企业,“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还时时存在。一个部门、一个团队因群体成员的不合作,造成一个人时敷衍了事,两个人时互相推诿,三个人时则永无成事之日。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就在于我们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与考核体系。员工分工不清,责任不明,激励处罚不到位,从而造成员工工作时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
绩效体系的建立,也就是在员工绩效评估与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的基础上,通过适度的奖优罚劣,以充分发挥员工潜能,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和执行力。
(作者系重庆晋愉控股集团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