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大难题困扰长沙房展

(2010-03-10 15:40:31)
标签:

房产

分类: 土地楼市

三大难题困扰长沙房展


  ■中国房地产报 特约记者 胡伟文  长沙报道


  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长沙房交会,如今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这样下去,房交会的效果会大打折扣。”3月5日,参加完中国首届长株潭房地产交易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后的长沙部分开发商直言。
  据悉,长沙市是从1993年开始举办第一届房交会的,从最开始的一年一届到2001年开始连续一年两届,此前已经举办了28届房交会。而将于4月30日~5月3日在长沙举行的本届房交会则使用了新名称“中国首届长株潭房地产交易博览会”,旨在从长沙市以外的株洲、湘潭区域,拓展更多的企业前往参展。
  “哎,又赶上了‘五一’假期开房交会。事实上,从近年来长沙房交会情况来看,不少真正有购买力的消费者,‘五一’假期偏好于外出旅游,包括很多开发商、媒体人在内,也对这一时间段举办房交会很反感。”长沙某媒体人士的抱怨,代表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心声。而这正是困扰长沙房展的第一个难题。
  据知情人士透露,之前长沙市每年举办两届房交会,时间大多是定在4月下旬和10月下旬。在2009年之前,长沙房展基本上是由长沙市房产局联袂长沙本土主流媒体和专业推广机构倾力搭台共同唱戏,办会效果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展会收入也基本上稳定在每届800万元左右,最高峰时的2007年,一届展会的收入就超过了1000万元。
  而从2009年春季起,长沙房展完全改由长沙和旺会展公司具体执行承办。利益分配发生变化,本土主流媒体和专业推广机构发挥的作用日益削弱,展会效果开始广受业界质疑,展会收入也一下子下降到了每届300~400万元之间。
  “房交会的效果很一般。”就在去年第28届长沙房交会闭幕之后,当地某主流媒体2009年11月4日如此报道。该报道称,市区低价位楼盘的缺位以及众多品牌企业的集体缺席,让看展的消费者们,陷入了“房荒”的郁闷。
  “由于效果很一般,参展的开发商就不踊跃了,想购房的难以买到合适的房子;展会的收入少了,媒介推广的力度也就只能勉强维系,而在展会上真正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不多,恶性循环逐一形成。这就是困扰长沙房展的第二大难题。”长沙某开发商表示。
  该开发商分析,尽管此次房交会引入了“长(沙)、株(洲)、(湘)潭联展”的概念,但在之前的长沙房交会中,也曾力邀株洲、湘潭的楼盘前来长沙参展,一些开发商参展过后,预期效果没能达到,没有再继续参加。
  更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既然是“长株潭联展”,以三市中的某市轮流作为主会场,三市同期举办房交会不是说不可以。但在目前,以“长株潭”作概念,要把株洲、湘潭的很多开发商招到长沙参展,不现实,至少在时机上还不成熟。”在当地业内人士看来,如何帮助开发商将参展成本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并能否有效提升展会服务质量,是困扰长沙房展的第三大难题。
  据曾经参展的开发商反映,包括展位费、活动布展、营销推广费等在内,参加一次房展,支出费用少则二三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这在房价整体水平偏低的长沙,对企业确实是不轻的负担。
  据了解,长沙房展展位竞投曾采取过竞价、高价胜出,在底价的基础上自行报价、最接近均价者胜出等多种方式,参展商认为展位费仍欠合理。有开发商建议,根据参展商的报名情况,将整体展位收入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并具体区分细化到每一个展位,采取抽签获得,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开发商认为,作为政府主办的房展,应以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带动楼盘展示销售为着力点,不应以追求商业盈利为终极目标;而市场化的会展公司,能否以此提升展会服务质量和办展效果,以更好地拉动消费需求为出发点,社会各界充满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