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改住“钱”景不保

(2010-03-10 15:30:38)
标签:

房产

分类: 土地楼市

记者手记

商改住“钱”景不保

 

■中国房地产报 刘筱晨/文


  掐指一算,“商改住”产品着实“结构性回暖”了几年。受益于住宅市场的暴涨,2007年以后,商业地产“变脸”为住宅产品的项目愈增愈多。由于变现快、利润高、风险相对较小,而且不受政策限制,开发商乐于将商业用地报建成公寓或者豪宅,当成住宅产品来卖。
  但只怕2010年商住楼的日子将不再那么好过,政策方向一转变,商住产品首当其冲受到冲击。“京11条”对商住项目已是一个沉重打击,如今虽然物业税的征收范围尚未最终公布,但首先对商业项目开征已达成共识,这更令商住楼处于尴尬的境地。
  另一方面,记者注意到,北京市今年前3个月新开盘项目很多为商业立项的公寓产品,40年、50年产权的商住楼成了市场主力。华南地区代表市场广州,“商改住”亦成风,今年约有9000套公寓井喷入市。
  据中国地价动态监测网监测,国内“商住倒挂”的现象仍在蔓延。北京、宁波、海口、温州等4个城市居住用地价格超过了商业用地价格。此外,郑州、深圳、成都、乌鲁木齐等城市居住用地价格也开始接近商业用地价格,并有望超过商业用地价格。该监测系统负责105个重点城市地价监测、基准地价、交易价格等监测运营功能。
  未来,在全国各地,或将有更多的商住项目推向市场。
  亚豪机构研究人士分析认为,尽管商住楼去年卖得非常火,但是今年形势很不一样,是否能延续市场热度很难说。因为“2009年商住项目的蓬勃场面是短期市场巨变背景下的产物,由于商住类型的先天短板,这种供需两旺的局面很难长期延续,一旦遭遇政策调整,商住市场将面临考验。”今年前3个月,北京商住楼市场出现的购买持有成本不断增加、吸引力降低、投资客撤退、开发商集体叫卖等微妙变化,似乎正在印证这一点。
  开发商俨然注意到此点并想好了营销说辞。“物业税的消息出来后,公司领导也给我们上了一课,其实物业税对你的投资没有丝毫影响,你可以把费用转嫁到租户或者购买者身上,并不需要你来买单。”一家新近开盘的商改住楼盘销售人员对记者如是说。
  销售人员直白的解释道出了一个最简单不过的现实:在政府、开发商、投资客等各方利益的博弈中,最直接受损的是利益链条中最弱势的一方——刚需一族。
  其实,40年、50年产权的商住楼前景并不为业界所看好,也许它在未来还会保持一定的市场热度,但从长远来看最终将会逐渐淡出市场,因为随着项目审批越来越严格、市场供应量的减少、“商住倒挂”现象逐步消失等因素,这类产品的竞争力将大为削弱,未来发展空间亦会逐渐减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