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之机
■中国房地产报 叶加/文
有时成交比价格更重要,IPO也一样。任何主观的判断都要落到客观的现实层面,时机和现金流的把握远比价格本身更重要。
有消息称,3次折戟上市的融创中国正在准备补充财务资料,最快4月份登陆港股市场。这与笔者的判断基本无二,早在去年12月份融创上市未果之后,笔者便给融创董事会主席孙宏斌发短信称其将很快再次图谋上市。笔者想说的是,建议老孙上市要趁早。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美联储提高再贴现率0.25个百分点,虽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声称近期不加息,且美联储表示提高再贴现率不代表紧缩政策的开始,但这仍使得美股等其他资本市场大跌,且谁知道美联储会不会在今年下半年加息。
国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且未来仍有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一旦美联储加息,中国人民银行也将会考虑加息。
这都对香港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影响。不仅如此,各种平抑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层出不穷,天知道未来还会不会出台更严厉的政策,目前楼市呈多空胶着状态,房价有一定的下行压力。
在看内部因素,笔者在近期的有关融创上市搁浅的报道中已指出,截止到2009年年中,融创虽然负债率较低,但其流动比率为1.18,流动负债率为83%。短期有巨大的偿债压力。
这还不算,融创正在施工的项目大部分的计划竣工时间为2010年~2011年,未施工项目的计划竣工时间也大体在2014年之前,这些项目计划开发所需资金为166.46亿元。
另外,如果想要获取现有项目更大收益,增持项目股权势在必行。近期,无锡融创大股东天津滨海发展6亿元转让49%股权,融创已公开表示不放弃行使优先购买权,这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笔者曾采访的一位香港分析师就曾感叹融创去年年底上市为什么不选择折让一部分股价呢,虽然彼时按融创招股价2.9港元~3.7港元计算,融创的市盈率只有9.4倍~12倍,低于其他近期上市房企市盈率,但即便如此,上市对于孙宏斌来说已远非价格问题,虽然2009年高歌猛进的房地产市场会提高融创每股收益,从而有利于再次图谋上市的招股价,但融创也应同时看到,外部环境的风云诡异及内部环境的资金链隐忧和发展所需资金,其上市的意义已经远远大于价格本身。
对于老孙来说,上市意味着重生,意味着过去与未来的挥手。如果仍因价格问题使得此次上市再次折戟,那么对于融创来说就是上市“习惯性流产”,要知道,国际投资者的印象分极其重要,纵然一家公司有再多基本面利好,纵然宏观环境有再多支撑,也难以阻挡投资者用脚投票。
历经磨难始终坚持如孙宏斌者,也应顾全大局,放下倔强,抓住改变命运的时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