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住房问题将是中小城镇化重点
■中国房地产报 宋俊洁 北京报道
中央一号文件中对于加速中小城镇化的提法引起了多方关注。本报记者就中国城镇化遇到的问题和未来发展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
中国房地产报:城镇化目前的困难有什么?
肖金成: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是农村消费结构。常年在城市的农民工把打工收入带回农村承担家庭费用、农业成本和盖房支出,而工业消费太低。第二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待完善。如果说能把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来,那么他们到城里,经济发生了波动他有失业保障,生了病有医疗保障,还有廉租房可以住。
第三是户籍制度的不合理,他们进了城,应称为产业工作者。
中国房地产报:农民进城的主要矛盾是否还是土地问题,即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问题?
肖金成:宅基地的退出问题是农村人口进城的一个很大障碍,归根结底还是政府保障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很难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地。农民要进城没有办法把土地让出来,因此严重阻碍了农村土地的规模化。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城市的房价水平越来越高,城市住房的刚性需求也在增加,中小城镇化加速后农民进城住房需求如何满足?
肖金成:对刚进城农民工来说买房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他们有购买住房的需求。各地应该按照不同情况增加住房需求。我觉得未来农民工的住房还是主要由政府提供廉租房来解决。目前各地政府也在加大廉租房建设,做一些面积较小、租金较低、农民工可以住得起的廉租房。改善农民工在城里的居住条件,接下来他们也会把家属接到城里来。但这些问题需要慢慢改善。
中国房地产报:房地产行业在中小城镇化加速下面临何种机会?
肖金成:高收入人群的住商品房,中等收入人群住租赁性住房,低收入人群住廉租房,租金由政府给予补贴,这样的城市才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构。房地产业应该在高中低这三种产品上配置与合理分布,特别要在一些城乡结合的二元地域进行住房建设。
中国房地产报:近几年的城镇化进程中,有没有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地区的经验可以借鉴?
肖金成:成都在城镇化方面做了探索,在成都农民可以用宅基地换城镇的住房。而且,它涉及的城市范围很大,主要在城乡交界的郊区。因为现在很多农民工是跨省跨市的流动,他原有的宅基地交给了原来的当地政府,但是他工作的地方却在另外一个城市,住房问题由后者来解决,因此就出现两个政府之间如何接轨的问题。目前政策方面也在研究关于退出宅基地的政府和解决住房的政府之间接轨的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