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论
房地产要培养长跑思维
■中国房地产报 陆新之
上周两个中国网球女将打入澳网前四名,令观众振奋。其实要讲中国女运动员的优秀表现,在主流运动项目之中,曾经在长跑领域也有过领跑世界的佳绩。只是时移世易,这几年表现不行了。
说网球,说长跑,是对一个月来的各种房地产业界信息有感而发。去年的开发商销售额龙虎榜上,榜首万科630多亿元,榜眼绿城是530多亿元。两者就像是李娜和郑洁,气势如虹,不断突破自己的纪录。
有趣的是,两家企业在2009年,一家是不断降价,一家是坚持不减价,具体路径大相径庭,但是双双迎来企业发展史上最好时段。是不是很吊诡?其实说穿了也不神秘。房地产业形势比人强,行情不好,降价不降价,日子都很难过。而一旦大势好转,有基础、体质好的开发商,自然就能“一马平川”。不过,做一笔生意、一个项目,还像是参加一次网球公开赛,但是要做好一个企业,尤其是在房地产这个政策幻变阴晴不定的行业可持续发展,更像是年复一年的长跑,剩者为王,适者才能生存。
2010年虽然没有出现一边倒的乐观或悲观情绪,但是在通胀阴影下,贷款的收紧是大势所趋。生意肯定不如以前那么好做,别心存侥幸。
其实企业长跑论早就有业界提出,就是去年上市的世联地产的陈劲松在21世纪初就念兹在兹不断地强调。当时,大家对于地产服务行业的未来,半信半疑;对于陈劲松的长跑理论更加漠然。幸好功不唐捐,陈劲松掌舵的世联地产经历过2008年的行业低谷,2009年上市的同时业务大振,为行业贡献一个长跑者的案例。
说实话,在一个土地囤积数量成为衡量实力强弱的非正常时期,轻资产的服务企业要能够成功,就必须选择和打网球那样“抢七”快意恩仇的模式,必须要有长跑的心态,更要有长跑的方法论。世联地产17年来积淀总结了很多的有趣的企业“长跑经验”,其实很值得行业细细体味。
陈劲松不主张地产行业依靠短期预测来制定项目运作计划。“预测固然重要,但实际情况是很少有人能预测准确。这个行业如果仅仅依靠中短期预测来决定战略部署谋求发展,那就太脆弱了。”这话其实对很多苦思冥想希望政策投机者,有解脱作用。沉溺于政策博弈,沾沾自喜于一时一地之得失,并不是行业长久之道。
过去3年冰火两重天的走势大折腾,相信会让越来越多的行业中人认识到长跑的价值。所以,短时间的辉煌,真的别太当回事。想当年中国男足还打进过世界杯决赛呢!2002年之后直到今天,中国足球局面是如何一泻千里不堪收拾,这里就按下不表了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