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转向?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朱以师 北京报道
1月12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这是央行时隔一年半后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虽然政策将适度收紧已成共识,但央行出手之早,还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期。
控制信贷投放速度和管理通胀预期,成为对央行本次调整的主流解读。而货币政策是否就此转向,市场依然存在争议。
信贷平衡术
新年第一周信贷的爆发式增长,或是央行出手的最直接诱因。记者从数位金融机构内部人士处证实,新年第一周的新增贷款约6000亿元,呈现出明显的超预期趋势。分析人士称,如果按此趋势,1月份的信贷将再现井喷,超过万亿元。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指出,这是商业银行的一个规律,由于早放款早收益,每年年初放款都很猛。
但是,新年第一周信贷的超预期增长,还是引起了担忧。“去年宽松的货币政策,让银行体系内充斥着大量的流动性。这些资金一旦释放出来,加上基础货币的乘数效应,将对实体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认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向商业银行传达出一个信号,即在2010年要保持比较均衡的信贷投放。
央行在近期召开的2010年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切实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尽量使贷款保持均衡,防止季度、月度之间异常波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被认为是会议内容的具体实施。这次调整后,存款准备金率为16%。如果按照2009年11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59.27万亿元计算,考虑到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预计冻结资金量在2500亿元左右。
“选择年初这个时间点,就是抓住了商业银行的放贷特点,增加了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使经济获得更加均衡的信贷支持。”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说。
管理通胀预期
除央行均衡全年信贷投放的意图之外,多位受访的经济学家还一致认为,此举也是央行管理通胀预期的明显信号。
本应于11日公布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由于与2009年度数据时间重合,而推迟至20日发布,这也给市场以猜测空间。多家机构预测,2009年12月的CPI涨幅将达到1.5%以上,PPI也将转正。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出,近期公布的中国12月出口数据明显好于预期,出口形势好转将使产出缺口迅速收窄,有可能推升物价上涨,这也促使央行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
左小蕾认为,央行对于通货膨胀非常敏感。“从国内来看,去年年底的CPI上涨已经是一个明显通胀信号,2010年商品价格肯定会保持继续上涨,房价也将维持在高位。从外部来看,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石油价格上涨使我国经济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左小蕾分析,一旦通货膨胀来临,货币政策将变得没有用处,所以现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提前控制CPI上涨的势头。
事实上,央行从去年三季度就已经开始调整货币供应量。近期央行公开市场发行的央票规模超过往期,且中标利率呈现5个月以来的首次上行。从2009年年末到2010年第一周,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连续13周净回笼,累计回收货币高达8510亿元。
一位金融机构内部人士透露,央行动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相互配合的方式,主要是为了对冲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应对通胀压力。
转向与否存争议
均衡信贷投放、管理通胀预期的意图并无争议,但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否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的转向,则存在不同意见。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表示,这并非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的信号,中国的货币政策仍在适度宽松的范围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也认为,此举只是针对市场上资金太多而回收资金,并不是转向。
在记者的采访中,这种观点稍占主流。大部分专家认为,上调准备金率更多是对银行放贷速度过快的一种警告,而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本身的改变。今年的货币政策仍将是适度宽松,与去年不同的则是今年将更加注重“适度”。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会影响市场正常的货币运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大,更多可能是心理影响。
但也有观点认为,这是一个货币政策适度收紧的信号。经济学家华生表示,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因此先于金融危机发源地国家进行宏观政策适度收紧是理所当然的,宏观经济政策转向也是必然。
“中央希望缓慢、逐渐地退出刺激政策,但又不能急刹车,所以才释放出这么模糊的信号。”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刘福垣说。
一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看法是,央行加息则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转向。
央行此次快速出手后,多数专家和机构又修正了此前对于加息的预期。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短期内应该不会加息,但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时间点看,加息可能比此前预期的年中要早一些。
中金公司的报告认为,加息可能会提早到第二季度,届时通胀已超过3%,高于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预计全年可能加息54个基点。此外,在此之前,央行还会采取多种数量工具回收流动性,具体包括公开市场一年及更长期限央票发行、存款准备金率多次小幅上调、定向央票发行等。
地产紧箍咒?
央行收缩流动性、加息预期时间提前,对于资金依赖程度较高的房地产业会否有所影响,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1月13日,受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消息影响,A股市场地产板块下挫2.49%。
实践证明,市场上的流动性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从2003年开始,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投放量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表示,央行收缩流动性,意味着房地产企业贷款门槛将有所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将比2009年趋紧。
另有专家指出,在房地产行业60%以上的资金直接或间接来自银行这一格局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对房地产行业产生间接影响,即通过货币乘数回收大量流动性,从而影响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规模。
左小蕾分析称,现在中央出台“国十一条”,希望通过常规调控能够降温房地产市场,平抑资产价格泡沫。
可以预期的是,2010年的新增贷款肯定将有所下滑,而房地产企业要想保持已开工项目的运行以及适度增加土地储备,那么自有资金是否充足将起到关键性作用。但是,在调控背景下,销售与资金回笼成为不确定因素。
分析人士预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开发商资金方面的影响至少要等到二季度以后才能显现。
但大多数房地产商对未来资金状况仍然非常乐观。央企中建地产的投资部人士表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其影响微乎其微。拥有多种融资渠道的上市房企,如万科、碧桂园等也同样乐观。一些规模较小的区域性房企的负责人也表示,开发项目只要四证齐全,贷款额度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一位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虽然有收紧银根的信号,但银行重点扶持的开发企业授信额并不会受到影响。
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滕泰也认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非明确指向房地产市场,不会带来实质性影响。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郭轩
对本文亦有贡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