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房地产报
中国房地产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112
  • 关注人气:5,7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科危机感的前世近因

(2010-01-11 15:05:49)
标签:

房产

分类: 政策时局

他论

万科危机感的前世近因


■中国房地产报  陆新之

 

    想到前一段时间,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再次发言,提出要做好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准备。在目前敏感的市场形势下,此举无疑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舆论翻出两年前老王旗帜鲜明地宣扬的“拐点论”,认为老王的发言有阴谋,此时发言大谈泡沫,肯定是另有图谋。其实,老王隔三差五,就会有一些对市场的观察观点抛出来,有时候是对的,有时候可能不那么准确,但是作为同业的一家之言,还是值得关注的。
    其实,除了老王引来舆论瞩目的拐点论、买不起房论和泡沫破裂论,万科公司也是充满危机感的。在2004年,房地产刚刚进入一轮冲刺,黑马顺驰狂飙之时,时任万科总经理郁亮也在内部提出准备过冬的呼吁。这家由1988年拍卖会上高价抢地杀入房地产业的公司,其22年的房地产开发生涯,虽然体现了光荣和梦想,但是也不乏如履薄冰甚至败走麦城之时。正所谓吃亏多了,人就条件反射地敏感。万科这种小心翼翼,说不定是一种美德。
    说回万科历史上最早的失败,就是第一个项目深圳威登别墅。买地、开发、销售都还好,但是入住之后,业主在另外一家开发商高管的组织下,“悍然”维权,硬是找来王石对话,最后赶走了公共建筑里面办公的万科物业。这事情很少提及,但是在万科物业的服务提高方面,是一剂苦口良药。现在大多数开发商的物业服务都跟不上,总是和业主火星撞地球。这就说明,搞好物业,知易行难。
    1994年,万科登陆上海,一战成名的闵行区万科城市花园因为产品独特,一度热销。但是后来因为质量问题,引来无穷风波。把房子盖好、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原来也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联系到近年南京等地万科项目的业主投诉,这也反映出,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保证住宅的标准质量”这个不证自明的前提要达标,还得开发商费不少功夫。
    万科企业史上的一大失败,则是天津公司前后多年的业务整合。扰攘接近10年,一个房地产公司跨地域开发能够遭遇到的问题,都在天津万科身上暴露了。而放眼内地的开发商,如今也不乏异地开发跌跌碰碰的,每年行业为此付出的学费也是八九位数字。
    还有一场曾经震动很大的武汉东湖万科项目的垃圾场事件。虽然是当地政府的问题,但是开发商运气不好遇上了,尤其是当业主群情汹涌的时候,选择面对并且负责任地协调解决,这对企业是比较难的。而在该事件之中,万科也深感总部和一线信息沟通的必要性,积累了在不友善情况下和客户对话的方法与技巧。
    早在2004年,笔者出版《王石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之后,就写过一篇《房地产是一门难做的好生意》。回顾这么多万科的艰难险阻,足以让行业警醒。如果开发商能够效法万科,多点小心,多些危机感,对行业、对消费者、对社会都是好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