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地王试探调规

(2010-01-11 14:25:42)
标签:

房产

分类: 封面故事

北京地王试探调规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兰亚红 北京报道

 

    6个月前,北京广渠路15号地竞拍现场的激烈厮杀犹在眼前;6个月后,“广渠路15号项目调整公示”却悄然出现在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网站上。
    最受关注的黄金地块,最神秘的央企“黑马”,最先要求调整规划的2009地王……尽管调规步骤尚在静悄悄进行之中,但这静悄悄的背后却聚焦着各方的强力关注:如何调规,为何调规,会否通过,意欲何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规申请中,特别强调“建筑规模不变”、“容积率不动”,貌似并未触及敏感雷区。然而,在过去的半年之中,央企面不改色、频拼地王的场景给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所以这次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开发企业以及后进地王的后续行动有着“标杆”作用,不可小视。
    “此次没有碰‘容积率’这个关键指标,而且还设置30天的公示期,可能相关责任人也在试探舆论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有关人士表示。
    在30天的公示期后,地王调规究竟是何走向?
    “且看政府这盘棋怎么走完。”一位当时参与广渠路15号地竞拍的北京某知名开发企业负责人对记者称。

 

申请调规:
提质、提价还是预热?


    2009年12月30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首页的左侧“规划类公示”一栏贴出了一则广渠路15号项目要求调整的公示。
    公示显示,广渠路15号项目的建设单位中化方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向北京市规委申请控规调整。申请调整内容为:一、在建筑规模不变的前提下,将A4-1地块建筑控高由60米调整为80米,A4-10地块建筑控高由80米调整为100米;二、在用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将A4-7体育公园用地与A4-8住宅混合公建用地的位置进行调整。
    面对申请内容,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化方兴此举意在“向空间要面积”,通过降低建筑密度、提高绿地率、增加楼间距等,来提升项目品质,最终实现高售价。
    “建筑高度拔高,由‘矮胖’变成‘修长’,产品形态会发生变化。”北京某房企负责人分析,通过高度的调整,有可能把“高塔”变成“高板”,这样售价定会提高。
    “这次调整虽然没有动容积率这个关键指标,但还是动了实质性指标。”一知名房地产顾问机构负责人认为,“建筑密度降低,地面绿地率就会放大,楼间距也会放大,整个小区的环境会更好,未来售价更高。”他同时表示,将A4-7体育公园用地与A4-8住宅混合公建用地的位置进行调整,表面上虽然是土地用途置换,但已经改变了土地用途。“把公园的位置进行了调整,一个半公共半开放性质的公园就变成了项目内花园。”
    按北京市规委网上公示材料所示,记者注意到,原规划A4-7体育公园用地位于A4-8住宅混合公建用地的西侧,东侧的A4-10地块与体育公园完全隔离;而调整后,体育公园用地与A4-1、A4-8和A4-10都实现了“接壤”。
    “而且在变相提高项目品质的背后,还有一点可能是大家都没注意到的,就是变相地降低了项目投入成本。”上述人士分析。
    “广渠路15号地肯定是要打造豪宅。假设楼本身内外部装饰花2000万元打造的话,可能根本看不出来什么效果,但是如果把2000万元拿出来去做绿化,可能比颐和园还‘皇家园林’。”有人士对记者表示。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则表示,据他分析,中化方兴此举可能只是“预热”,为将来再次改规提供空间,后续更加“实质性”的调规可能还会出现。

多方静观其变


    接受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分析,广渠路15号地此次调整特别强调“在建筑规模不变的前提下”,是想试探各界对此次调整动作的接受程度。
    “一方面,相关部门想看看舆论对于地王调规的反应,另一方面开发企业也在看政府会否批准。”
    一位开发企业的拿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在地块的竞买上,一般企业在拿到标书后,都会首先交给自己公司的设计部门做一版初步设计,以确定竞拍现场的喊价上限。“初步设计肯定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产品形态,在满足楼间距、日照要求的前提下,指标能不能做足,比如说有些地块的规划容积率是2.5,按某公司的设计,可能只能做到2.3、2.4,他对地价的承受能力相对就会低一些;而有的公司可能先不考虑如何做,就按2.5来算,那么他能承受的地价上限就高。”
    他分析,现在广渠路15号地已经“名花有主”,再去探讨对当初同场竞地的企业“公平不公平”已经没有意义。但是,对于此次广渠路15号项目申请调规的最终走向,当初同场竞技的企业,甚至包括其后陆续出现的“地王”企业,肯定会持续关注,甚至会“讨个说法”。
    “调规是比较敏感的事,有很多高官因为批准更改容积率受贿而落马。北京规划委愿意接受申请并进行公示,可能是政府在试探。”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据其和多家企业的高管交流,房企也把广渠路15号项目申请调规看成了一件有“标杆”意义的事件。
    “如果通过了,将是土地市场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因为招拍挂拿地时都有约束,通过就意味着原来已经拿地的地王都可以来调整规划,这样每一个地王的项目都会很好做。”

恐引众“地王”效仿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对规划指标的调整,开发商对项目后续的运作将更有信心。如果广渠路15号项目的调规通过了,就是房地产行业的大事件,会改变房地产市场的游戏规则,未来会有很多开发商去效仿。“哪个开发商不想去调规呢?”
    记者同时注意到,就在各方静悄悄地“观测”之时,2010年1月7日,“朝阳区安立路西侧居住用地规划指标调整公示”,在北京规划委网站上接踵而至。
    公示显示,“由于用地东侧高压电缆线由临时变为永久,为了使规划建筑与高压电缆线保持合理距离,拟同意在容积率不变的情况下将建筑高度局部调整至80米,绿地率增加至35%。”而按照原规划,建筑高度为60米,绿地率为30%。
    类似的“申请”似乎让广渠路15号的调整申请更具戏剧性。
    更有意思的是,受访人士几乎一边倒地预期“申请将获通过”。
    “企业报给北京市规委的申请内容肯定更多,规委既然愿意接受申请并进行公示,说明通过的可能性较大。”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公示只是形式上的东西,实际上是政府对地王的纵容,很多企业以后可能都会效仿,谁都不计较当时拿地的价格,寄望后来调规。实际上,可能很多地王拿地前就是这样策划的。”另一位人士言辞则更加犀利,“特别是一些二三线城市,本来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就不是特别强。广渠路15号地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如果通过了,将是对市场游戏规则的伤害。”
    邹晓云认为,不管是什么形式的修改规划,都是违反当时的土地出让合同的,都不应被允许。“如果此次通过了,将来企业有‘先例’可比照,就不会再精打细算。”他还表示,在目前国土资源部等相关政府部门加大调控下,接受或通过企业的调规申请不利于政府的公众形象。
    也有业内人士持相反意见,认为此次调规如获通过,可能不会引起太大的“连锁”反应。
    “理性的开发企业还是很多,也不是每一个开发商都有能力去申请修改规划。广渠路15号地背后有很多股势力在交锋,一般的开发企业可能连申请书都投递无门,未来不会出现不看地价去拿地的情况,理性对待还是主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