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回A股 复地重返一线城市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刘笑一 特约记者 陆彬杰
上海报道
尽管今年以来上海频频上演白热化的“地王”争夺战,但坚持“不激进”的上海复地(2337.HK)几乎从未现身其中。而12月18日取得普陀地块,也是复地近几年来首次在上海公开拿地。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复地将把一部分重心重新转回上海大本营,以及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
分析人士指出,复地此举是在为回归A股做准备工作。2004年复地首先选择在港交所上市,但随着公司的稳步成长以及证监会重启IPO,房企掀起申请上市之潮,回归A股平台已是其不二之选。
转变拿地方式
这块位于上海普陀区总面积3.8万平方米的地块,规划为住宅用地。复地集团以8.84亿元竞得,溢价率高达225%。
在“不买贵的地”的战略下,复地近年来所取得土地多为二手地块,以股权收购方式介入,而且基本位于南京、成都、重庆、杭州等二线城市。因而复地前几年获得的土地储备成本相对较低。
例如复地在上海的将于明后年上市的几个项目,均为早年的旧城改造项目或股权收购项目,甚或参建项目。
“但是,随着上海的地价、房价不断上涨,很少有开发商愿意参建项目,这迫使开发商独立拿地。”光大证券分析师表示。
另外,复地将进入新一轮的快速扩张期,迅速拿地也成为其当前的要务之一。
按照复地的计划,
2010年合约售楼目标预计增长20%,达100亿元。预期明年新开工量为160万平方米,较今年增加20%。如此大的土地储备消化,复地每年新增至少10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才能满足开发的需要。
“目前集团正密切关注市场,灵活调整销售价格。”复地董事长范伟表示,“虽然我们目前的土地储备也足够满足未来三至五年的发展需要,但复地还会继续加快现有项目的开发速度,适当增加优质土地储备。”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复地在为回归A股做积级的准备工作,加大土地储备量,特别是拥有项目的独立开发权将被视为一项重要的竞争力,复地大部分土地储备都在城市中心区域,这也为今后的财务报表加分打好基础。
回A最后一搏
“保利、金地、招商、万科这几家上市公司,土地储备大部分在长三角及珠三角,从回归A股的角度来看,为了更快提高公司业绩,确实应当加大长三角土地储备力度。”光大证券分析师赵强表示。
范伟指出,集团回到A股平台是战略性选择,有助于改善负债及股本结构。今后复地会加大上海及长三角区域的拿地力度,而从前几轮的房价上涨速度来看,长三角城市明显快于北方及西南同类城市。
而在前三季度业绩大增的驱动下,复地回归A股的进程也大大提速。
今年下半年以来,复地不断增加融资力度。发行了19亿元公司债,并且拥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东亚银行等共计98.36亿元的授信额度。
“目前,复地正为回A作积级准备,一方面,积级在公开市场拿地,扩大土地储备量;另一方面,加快上海等城市的项目销售步伐,如果复地完成A+H布局,必可走在多家房产公司的前面。”赵强表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