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见
没有什么永恒不变
■中国房地产报 葛云/文
最近有些人有点“大惊小怪”了,包括有些圈里人。他们大惊小怪的对象是一些房企的战略变化,或者准确一点说是,某些在近若干年内曾经被人们认为是不会变的东西,已经出现了变的苗头,或者说是已经在变,并且撼动了顽固脑袋以及没有准备好接受改变的脑袋的神经。
只能说,这些脑袋有问题,该变了。因为变就是不变,变才是永恒。
比如,万科做减法N年了,专注是它的口号,专注是各种管理咨询机构案例的经典,而今,它说它要做商业地产了,而且,明眼人看得出,目标绝不只是他们宣称的比例那么少。有人接受不了了:它怎能这样呢?它是万科、标杆,信誓旦旦的东西也能变?那又怎样?不仅会这样变,我认为可能还会在战略上做出更多改变,只是不急一时,步随棋移。
还有很多信号,表明很多房企已经在思变,正在谋变。我们应该注意到,地产企业走到今天,行业形势、宏观局势发生了新的改变,甚至可以说,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奠定了地位的过往也许已经成为羁绊,推波助澜的动力也许已经成为阻力,美好的未来已经成为褪色的现实,过去已经可以收官。
只是,有些人还没想清楚,甚至来不及思考:就是此刻,就在此时,真的已经代表有些东西,比如很多标杆企业的过往战略要收官了?不是指那些阶段性企业发展战略,而是决定一个企业定位的大战略?是的,我们觉得可以这么认为。只不过选择形式不同,有的在渐变,有的转弯大一些,有的姗姗移步,有的大步流星。
房地产企业首先是企业,尽管这个企业与其他行业比,其实比较特殊;尽管很多人总把不属于房企分内的事强加在房企头上;尽管有的房企自己有偏差,要么太把自己当回事,要么太不把自己当回事。
是企业范畴,就得赚钱,它必须是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就如彼得·德鲁克与杰克·韦尔奇认为的那样,从来不存在什么新经济与旧经济,经济就是经济,目的从来一致,只不过多了一个形容词。基本概念来不得偷换。那么,一个道理,房地产企业就是企业,只不过是企业的一种。企业战略从来都是可以改变的,正如没有什么可以永恒不变。它可以坚持两年、5年,甚至10年不变,但当它威胁到企业盈利属性时,战略必变。
在地产界,人们总带着有色眼镜看企业:好的就永远是好的,不允许出半点差错,不可以做任何超出人们想像的举动,否则就把其拉下神坛;坏的就得永远是坏的,排名靠后的就得永远是靠后的,否则就说它发神经吧。其实,带头大哥不是救世主,毛头马仔也不是小跟班,它们都有改变的权利和理想。所以,在这个房企战略转型的前夜,我们应该可以预料,战略的分化是必然的,因为对形势的判断是不同的。有人会为今天的选择付出代价,有人会因为此刻的改变而改写江湖地位,而有人也会因为跟不上形势而寂寂。
也有人问了,为什么是此刻要改变?不是前年,也不是2012年?这个问题该去问那些已经做出改变的企业,而且这也是我们观察者必须此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有些企业,我们相信,它们做到了走一步,看五步。而没有看到大势风起云涌的脑袋们,要么是迟钝,要么是传说中的“永恒主义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