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增加普通住宅供应好说难做

(2009-12-21 11:34:46)
标签:

房产

分类: 政策时局

增加普通住宅供应好说难做


■中国房地产报  杨红旭

 

  12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四条措施,其中“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适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房用地供应”,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的“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一脉相承。
  为老百姓提供买得起的普通住房,中央的方针正确,可若向业内做个调查,估计十有八九都说不清到底什么房子才算“普通住房”。这个暧昧无比的“普通住房”实在难以落实。
  实际上,普通住宅目标有两套并不严格的标准。
  第一套标准是2005年“新国八条”规定“明确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标准,合理引导住房建设与消费,享受优惠政策的住房原则上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以下。”这一标准看起来边界清晰,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是允许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标准,户型和价格可以上下浮动20%;实际操作中,为了刺激市场交易,各地基本上都是上浮的,比如户型上限多为140~144平方米。二是房价是动态变化的,标准也应随之变化,去年底为了救楼市,各地纷纷调高普通住宅的价格上限,但今年房价大涨后,又使普通住房成交比重下降。看眼下房价的这种涨势,估计明年又该调标准了。
  第二套标准是统计局系统的。国家统计年鉴中,把每年的商品住宅分为三类,一是全部住宅,其中又明确细分出经济适用房、别墅和高档公寓,除这两类外的就可称为“普通商品住宅”。按此测算,则2007年普通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占全部商品住宅的比重约为88%。这一标准也被国土局所用。新公布的《2009年前三季度土地市场动态监测情况》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住宅用地供应同比增加8.7%,其中普通商品房用地同比增加4.3%,占住宅用地供应总量的82.6%。
  显而易见,统计局系统的标准比较粗线条,不能有效反映现实情况。在普通住宅的笼统概念下面,近几年频频出现在政策条文中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住房”内涵比较具体,指的就是2006年“国十五条”提出的“90/70”政策。实际上,优化住房供应结构,一直是近几年房地产调控的一个重点,可空泛的要求“增加普通住房供给”,效果不明显,而具体要求实行“90/70”后,地方政府和房企抱怨声一片,这种“一刀切”式行政干预也有问题。2008年全国楼市遭遇低谷,于是很多地方名正言顺、或明或暗地放松了“90/70”限制。由此导致,今年三季度全国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同比大减45%,占住宅用地供应量的14.9%,同比下降14.6个百分点。
  更让人雾里观花的是,12月9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还表示“增加限价商品房的供应”。限价房根本没在全国推广过,北京、广州等少数城市的试验好像也不太成功,又该如何增加呢?关于增加普通住房的难题,亟待决策部门切实找到路径,提高可操作性,真正惠及民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