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野
政府、开发商、已购房者、潜在购房者、银行这五种力量相互作用决定了房地产价格的涨跌。
房地产的五力模型
■中国房地产报 岳喜雨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房地产行业具有“新进入者威胁较小、供应商议价能力中等、买方议价能力较弱、几乎没有替代品的威胁、当前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较低”的特点。这说明长期来看,房地产行业具有较大的增长性,产品价格将持续上涨,行业利润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波特五力模型有助于判断房地产行业长期发展趋势,但无法解决以下问题:市场为何忽冷忽热?对投资者来说,最佳购房时机是什么?对开发商来说,何时应该大胆拿地,何时应该收缩?
本人建议可以采用一种新的五力模型解决上述问题:
中国房地产市场是由政府、开发商、已购买者、潜在购买者、银行等金融机构这五种力量组成的,这五种力量相互作用决定了房地产价格的涨跌。
对待房价上涨问题,这五个群体看法是不一样的:
资本的逐利性使开发商和已购房者希望房价永远上涨。
政府是宏观调控者,负责整个行业的平稳发展,维持房价既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既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同时又能迎合“民意”。但实际上,因为GDP和财政收入的需要,导致政府往往偏向于开发商,这就是为什么前几年房价快速上涨时,政府的调控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实质性举动不多,然而2008年房价刚刚下跌不到一年,而且仍然维持高位的时候,政府就急急忙忙推出救市政策。
银行等金融机构处出自身利益的考虑,当然也是希望房价持续上涨,只有持续上涨,它的房贷业务才能增长,它既有的风险才能化解。
只有潜在购房者是真正希望房价越低越好的,房价只有低到一定水平,他们才能圆自己的“住房梦”,他们虽然相对是弱势群体,是社会的中下层,但因为数量众多,不可忽视。
这五种力量有时此消彼长,博弈的结果决定了房价到底是上涨还是下跌。
2008年,是开发商艰难的一年,金融危机和国家调控的双重打击使得市场观望气氛浓厚,销售额及销售面积大幅下降,房价相比2007年最高峰时也有了较大程度的下降,大部分开发商的资金链都绷得很紧,新一轮的洗牌即将开始。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开发商都看淡后市,开始收缩过日子,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这些大的开发商对后市极为悲观而采取的过冬措施。
实际上,利用上述模型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首先,金融危机袭来,经济下滑,使得国家调控房地产的愿望迅速从“降价格”转变到“保增长”上,后续肯定会出台一系列刺激政策。
再者,当时的局面是房价下跌,地产商损失惨重,银行业务收缩而且坏账风险迅速增大,已购房者面临资产贬值危险,政府内外交困。价格下跌成交量本应增大,但实际情况是那些“潜在购房者”并没有转变为“实际购房者”,要么还在等价格进一步下探,要么根本就买不起房,市场越来越低迷。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2008年价格下跌过程中,实际上没有一个群体获益,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由五个群体分担了,只不过开发商分担的更多一些。这显然是市场经济最差的分配方式,既然没有效率,那这种平衡必然会很快就被打破,市场会朝着让多数人受益的方向发展,以使得资源配置更有效率。本人正是利用上述模型,判断出2009年春节后,房地产会迅速回暖,房价会止跌回升并逐渐上涨,如果开发商能判断到这一点,那么2008年是最好的兼并收购时机,当时市场上充满了机会,很多开发商因资金紧张而开始低价出售土地,政府土地价格也大幅降低,拿地成本降了很多,如能抓住这次机会,企业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顾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