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妃甸升级:生态城模式遭遇挑战

(2009-10-26 13:57:38)
标签:

房产

分类: 政策时局

曹妃甸升级:生态城模式遭遇挑战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张媛媛 唐山报道

 

    最近一个月,唐山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林澎不断往返于河北曹妃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北京东三环农展馆附近的瑞典大使馆间。
    作为曹妃甸生态城的主管负责人之一,林澎与他的工作团队正努力申请升级为国家级生态城开发,并与合作方瑞典碧普公司就合作细节以及未来可能的合作领域反复协商——如果可能,他更希望可以得到瑞典从技术和资金上的双重支持。
    与中新生态城的合作方式不同,曹妃甸和瑞典的生态城合作,没有国家高层牵线,由唐山市政府和瑞典大使馆双方推动。据悉,生态城目前仅完成了控规等规划。据曹妃甸生态城第一个开发商,北京万年长兴基业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黄玺庆预计,曹妃甸生态城建设投资不少于100亿元。


瑞典倾向技术输出


    “唐山市对与瑞典合作开发曹妃甸生态城十分积极,原来也想申请国家级生态城开发。但在批复天津中新生态城之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就没有再批复国家间合作的生态城。”林澎说。
    据林澎介绍,其中原因主要在于,生态城开发涉及到很多政策调整,如果是两个国家层面的合作开发,几乎事无巨细都要住建部等国家部委来审批,程序繁杂。据悉,新加坡之后,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也都纷纷表示与上海等地方政府合作,建设生态城。
    “虽然不再推国家与国家合作的生态城概念,但中国政府仍旧对生态城建设大力鼓励,尤其鼓励地方政府自主探索与国外建设生态城的合作理念。”林澎表示。
    据介绍,曹妃甸生态城决定将落实104项生态城指标作为建设的第一要务。曹妃甸生态城与瑞典合作,希望真正引入生态城各项技术,将生态指标落到实处。
    值得注意的是,曹妃甸生态城与瑞典的合作目前仅限于技术层面的合作。“瑞典的投资偏好与新加坡不同,他们更倾向于输出技术专利。”林澎透露。
    此后,关于输出技术还是输出资金的分歧最终达成一致:由瑞典政府资金支持下,瑞典企业在曹妃甸建设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作为瑞典企业在曹妃甸输出技术的必要支持。

模式发展或遭遇挑战


    尽管如此,曹妃甸生态城仍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林澎表示,曹妃甸生态城目前引资主要采取产业带动、民间投资和与外资合作等方式实现。
    据相关人士透露,目前除了北京万年长兴基业投资公司之外,管委会正积极与绿城集团接洽,进行起步区部分代建工程建设。
    黄玺庆表示,今年年底,第一个8万平方米的楼盘要在曹妃甸生态城开盘,但整个生态城市政道路、基础设施、生态支持体系等建设都还是空白。
    对此,林澎对记者说,曹妃甸生态城与天津中新生态城有着很大的区别。天津中新生态城位于滨海新区和汉沽的中间,被两大经济区包夹,可以凭借两个经济区的带动来实现新城的快速建设和集聚。而曹妃甸生态城则完全不同,其将来是与唐山市形成双核化城市结构。
    此外,相比当年受益于长三角经济区的苏州工业园与京津双核带动的天津中新生态城,曹妃甸等新的生态城崛起或许还将面临新的模式挑战。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秘书长、五合国际中国区副总经理赵云伟表示,曹妃甸生态城人口达到80万,则要等曹妃甸工业区产业积累达到一定规模才可以实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