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点专业精神吧
■中国房地产报 陈青蓝/文
前些天,一位朋友见到我就得意洋洋地说:“哥们儿我接到猎头的电话了。对方给我开20万元年薪,被我回掉了。”我当即一盆冷水泼过去:“请搞清楚情况,猎头给你打电话并不证明你很牛。一个职位猎头至少要给50个人打电话,你只是他们在网上用关键词筛出来的一个候选人而已。”
我告诉他,很多猎头的工作方式就是在网上搜简历,或者用关键词搜职务和文章,然后打到他单位,找前台妹妹要到他电话,猎头对他的了解也许就只是你在网上留下的人名和博客文章。对一个猎头来说,最好的朋友就是谷歌和百度。
在数千家猎头公司当中,也有很多是认真在这个有前途的行业中耕耘。但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的状态仍然是很多猎头公司的常态。这是一个婴儿产业,从业人员很多人不清楚猎头服务应该怎么做,更没有多少人敬业到要深入了解客户所在行业的情况。房企人力资源经理常常要面对一些刚从网吧里出来穿上西装就跑过来的20岁出头的“猎头”,这些半大小子们还瞪着眼睛问你:“什么是CFO啊?”让你无言以对。
做过房企人力资源的朋友都有体会,这个行业的人才缺乏状况让人沮丧,项目总经理缺,建筑师缺,销售总监缺,规划设计师缺,园林师找不到,你在招聘会上摆摊,在招聘网站上登广告,你发动了所有的群众,在论坛和MSN上留言“高薪诚聘”。然而,翻着从网上收来的堆积如山的简历,你只有一个欲望:把这些不靠谱的简历统统扔到火堆里。老板天天催着你要人,威胁你一个星期内招不到人就摘去你的顶戴花翎,逼得你只剩下跳楼的心。
你惟一的指望就只有猎头了。而以往找猎头的经验又让你感觉这点希望也很渺茫。你当然知道猎头会马不停蹄地翻他们的简历,你也知道他们会连轴转地带来一个个“人才”跟你见面,甚至你也知道最后总会在矮子里拔出一个将军来充数,这个人面试的谈吐都是猎头的“职业顾问”精心调教的,但你很清楚地知道,他们不会找来老板需要的人,你知道报进来的这个人只是让你可以向老板交差,而这个“空降兵”的命运多半是黯然离场,企业也会因此遭受重大损失,但你没有办法,只能这么做。
在企业,猎头和人才都应当承担“婚姻”不成功的责任。这其中猎头公司的专业度不够是很重要的原因。猎头在为企业服务的时候,往往有种赚一票就走的心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既损害了猎头公司的声誉,又妨碍了其每个单子的成功。专业的猎头公司除了拥有专业的人才评估工具、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充足的人才数据库之外,还应当更多地承担对企业和经理人的专业人力资源顾问的角色,它应该专注于一个到两个行业,在行业内深耕,充分了解行业的上下游资源和行业规律,积累行业内的人脉,成为大半个行业业务专家,这样才能有效地建立行业的人才素质模型,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人才服务。同时猎头公司也应当对服务的企业的战略目标、内部组织机构、业务流程、企业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对经理人,猎头公司不应该只是将其视作猎物,卖出去了事,而应该与其建立长期的朋友关系,时刻关注其职业变化和能力提升,为其提供专业的职业规划建议。这样的猎头公司才能真正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成为行业人力资源的发动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