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产国家队的“北京实力”

(2009-08-10 14:51:03)
标签:

房产

分类: 潮流行为

地产国家队的“北京实力”
■中国房地产报  王晓伟/文

    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2009年是属于金隅股份的。7月29日,这家北京国企身披2009的代码在港交所闪亮登台。
    这是北京市企业首次香港公开发行股票、同时也是历史上冻结资金第二多的香港公开发行企业——一系列光环将背负在金隅身上。
    上市的意义,不仅在于这家颇为低调的京籍国家队队员从此打通了资本通道,更重要的,在于这家默默无闻的国企藉此完成了向市场化公众公司的转向,“做大做强”地产业务值得期待。
    对于一家国有房地产企业而言,完成市场化的转变并非易事。在一种固化的思维中,国有企业按照目前的政策只须向国家缴纳税赋,而不上缴利润,利润留存下来计入国有企业发展“年金”。而非国企除了税赋之外,还需要向投资人分享利润。
    在这样的制度下,国有地产企业较那些市场化的房企更具竞争优势。
    当然,更醒目一些的是,国有企业凭借与政府的关系,廉价获得了大量的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通过为政府基建设施垫付工程款、政府以划拨土地抵偿工程款的方式,不少国企已经廉价地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此外,依托这种独特的关系,地产国企能大量接手此前理论上应该由政府完成的土地一级开发工作。而在目前的条件下,土地一级开发商在后期土地的取得方面往往将占有“不便明言”的优势。
    这种优势之前已经为大量市场案例所证实。
    在房地产拉动土地不断升值的今天,那些拥有资源优势的国企,拥有足够的机会将优势转化为实际利益。
    不过,同样毋庸讳言的是,国有地产企业在机制上存在很多问题,在管理上存在短板。国有地产企业在产品设计、执行力以及市场化销售方面与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公司还存在着一定差距,而这种差距的存在正是市场化运营企业能够与之分庭抗礼的最大资本。
    目前,活跃在京城房地产市场的大多是那些外埠的民营企业和上市房企。国家队队员声势日微。
    监管层面和企业层面都在改变思路。来自国资管理部门的政策要求是国有地产企业市场化转向并图谋“做大”的一个主要推动力。在国务院国资委制定的国企在各个行业的“进退路线图”中,房地产行业属于“限制性行业”,这意味着国有企业必须在这一领域保有足够的控制力。
    2005年,北京市属国资房企开始了一轮重组改制。为人所熟知的是,当年年底,在北京市国资委的推动下,天鸿集团与城开集团完成合并重组,成立首开集团。此后,城建、住总、金隅相继以各种方式完成转制。
    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诉求成为此后国有地产企业自身的要求。
    2006年初,金隅完成股权多元化重组,业务整合方案提上议事日程。
    如今正式上市正成为国有地产企业市场化救赎最佳的方式。
    在上市之后,完成市场化转身的金隅将和此前已经上市的首开、北京城建、首创等房企重新证明国家队的“北京实力”。一场关于京城市场份额的“暗战”由此开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