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分类: 潮流行为 |
■中国房地产报
3、4月份以来,一些地方楼市强劲反弹,量价齐升,有些城市的房价甚至已超过2007年的水平。在北京等地,短短几天内二手房报价上调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并不鲜见。房价如此涨法,会不会滋生新的泡沫?新一轮泡沫过后,房价会不会迎来新一轮暴跌?
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作证时曾说:住房价格稳定,市场才会开始解冻。房地产占据实体经济的支柱地位,又是虚拟经济的核心。当前世界经济扑朔迷离,要揭开迷雾探明真相,自然绕不过楼市话题和房价问题。
当前,一些城市正滋生新的房地产泡沫,已是不争的事实。价格是市场最基本的信号,判断楼市处于何种状态,从房价入手最为简捷和准确。
当房价波动主要遵循“房价收入比”规律时,此时住房主要作为消费品存在;当房价波动主要遵循“房价房租比”规律时,此时住房主要作为投资品存在;当房价波动主要遵循“追涨杀跌”规律时,此时住房已经成为货真价实的投机品。
现在,一些城市房价的表现,没法用“房价收入比”理论来作解释,也无法用“房价房租比”理论加以说明,惟有用“追涨杀跌”的博傻理论才解释得通,这说明这些城市的楼市,投机性力量已占有相当比例。
但是,同2007年楼市最疯狂时有所区别的是,现在一些城市的楼市,投机性资金虽占有一定比例,但并不占据绝对的主导力量,据调查了解,现在入市的还有很大一块是出于通胀预期的恐慌性避险资金。
一般来说,纯粹投机力量占主导力量的楼市,房价只能实现瞬间的暂时均衡,而很难实现短期更不要说是中长期均衡了,这是由投机性资金“来得快捷,走得迅速”的本质特点即“短期性”所决定的。新一轮泡沫上来之后,一旦有信贷收紧等诸如此类的“风吹草动”,房价紧接着出现新一轮暴跌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一旦掺杂有出于通胀预期的恐慌性避险资金,情况就变得复杂多了。情况复杂就复杂在通胀会不会由预期变身为现实。
现在世界正流行的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在各主要经济体央行纷纷开动印钞机情况下,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跟顺潮流而动才是损失最小的应对之道;因为中国产业处于国际分工全球产业链低端,外贸依存度太高,在全球印钞浪潮中,人民币同世界主要货币保持同步可控的贬值,才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惟一出路,否则无疑是要“牺牲自己、拯救他人”了。
而货币政策归根到底是总量政策,要想作出结构性调整往往是事倍功半的。在货币政策宽松的情况下,企图通过行政手段,堵住信贷资金或明或暗地进入楼市,那该花多大的力气,又可能取得多大的成效?更何况,流入楼市的不仅仅是单纯的信贷资金,还有大量的单位存款和个人储蓄存款。
当前,世界经济下滑的趋势仍未根本扭转,在实体经济尚未回暖前,全球“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大可能鸣金收兵。在全球经济的这种大背景下,新一轮房地产泡沫过后,房价下跌的可能性虽然存在,但短期内暴跌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作者系房地产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