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城半数中介 退出资金监管

(2009-02-20 11:13:56)
标签:

房产

分类: 土地楼市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方帅  北京报道

 

伴随着二手房交易的持续冷清,“资金监管”从铺路砖沦为中介公司的绊脚石。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获悉,北京世邦信义担保有限公司退出“资金监管”。至此,在北京市具备资金监管资格的中介,从屈指可数的56家已经锐减至26家,退出比例超过半数。

 

受累资金压力

 

已经退出资金监管机制的千万家,曾经是北京首家缴纳资金监管保证金的经纪公司。对于退出资金监管体系的原因,千万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市场总监常淑娟表示:“低迷的市场现状是退出的主要原因。”

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北京市二手住宅市场的交易总量约7.3万套,同比上一年下降26%,这也是2000年以来成交量首次下滑。而成交量下滑给中介带来最直接的后果,便是现金流的紧张。

而按照相关规定,加入北京市二手房资金监管体系,中介公司需要缴纳100万元的保证金。如果正式退出,这笔保证金将由保证金监管银行全部返还。

千万家房地产经纪公司总经理华国强表示,资金监管一直是由独立的行政部门来操作,退出以后的确可以减少开支,而且100万元的保证金对于中小型中介非常重要。

100万元保证金的退回,对于还能扛得住的公司可以暂缓资金压力,对于那些扛不住的公司还能用作退市前的账目结算。”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北京许多中介公司都在精简业务规模,调整业务架构,其用意也是以现有的现金流维持运营。

就在今年1月份,一直稳坐北京租赁成交量首位的链家地产,悄然停止了其房屋租赁代理业务。上述业内人士透露:“市场好时租金价格处于高位,房屋租赁代理业务成为中介现金流的重要来源。如今市场低迷,各中介重整业务架构也是随行就市之举。”

 

资金监管存有硬伤

 

从去年11月份具备资金监管资质的中介公司的二手网签量来看,网签量为“零”的中介机构有8家,占比为36%;有7家中介网签量不足10套,占比为30%,两者相加后的占比超过一半,达到了66%。这也即意味着,在具有从事“存量房交易结算资金划转业务”资格房屋中介中,有近七成面临生存窘境。

事实上,政策对资金监管并未做强制性的规定。根据规定:凡200745日后签订存量房买卖合同的,均可采用“通过存量房交易结算资金专用存款账户划转交易资金”和“买卖双方协商自行过户”两种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已经具备资金监管资格的中介,在二手房交易中并不一定都采取资金监管进行交易。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副总经理胡景晖指出,很多购房者会觉得资金监管手续过于繁琐,最终经纪公司会与购房者协商后选择自行转化的交易形式。

记者调查了北京几家中介后发现,大多数中介事实上并未真正启用资金监管方式。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经纪公司工作人员透露:“成交才是硬道理,市场这么不好,再因为资金监管影响成交量实在是得不尝失。”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退出资金监管的中介还会陆续增多。“随着新一轮中介的洗牌,相关部门应抓紧完善资金监管体制,加快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