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房地产报
中国房地产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112
  • 关注人气:5,7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2亿元发行5年期债券  中建股份融资突围

(2009-01-01 12:49:57)
标签:

房产

分类: 公司报道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王晓伟 北京报道

 

赶在圣诞钟声敲响之际,迟迟等不到IPO钟声的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股份)在融资手法上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

1222日,中建股份宣布,将发行62亿元5年期债券。而此前,其预计通过IPO募集超过400亿元的融资方案却迟迟拿不到上市批文,不得不转向债券市场。

62亿元发行5年期债券 <wbr> <wbr>中建股份融资突围“相对其他苦等IPO融资的企业而言已属幸运。”国泰君安房地产分析师姚峣说,“而在中建股份融资方式转向的背后,意味着大盘股IPO开闸的时间表已经变得遥遥无期。”

 

发债融资解困

 

此次,中建股份寻求通过发行两期中期票据融资,一期发行拟募集资金33亿元,其中一半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另一半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第二期拟募集资金29亿元,同样是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各占一半。

“与通过发行新股上市融资相比,发行债券的成本明显要高,所以企业更愿意通过上市解决资金问题。由此看出,中建股份此次选择发债解决资金难题也是无奈之举。”中投证券分析师徐明说。

彼时,国内最大的房地产企业、本年度最大规模的IPO、公司设立半年就闪电过会、辅以一个变化莫测的融资环境,一系列重量级元素加身的中建股份上市进程一度备受瞩目。

不过,政治色彩浓重的中建股份上市却遭遇了惨淡的资本市场狙击。在过会半年多之后,万事俱备的中建股份IPO却等不来证监会上市批文的东风。

“之所以至今还没有上市,主要还在于A股市场不好。不过,中建股份A股上市计划进行顺利,不会因为近期A股市场表现而延迟或搁置。”中建股份副总经理孔庆平在10月份就迟迟未能挂牌一事向本报记者解释说。

此后,中建股份的IPO一度扑朔迷离。在11月底,有一种说法是中建股份IPO半年的发行有效期即将过期。

不过,实际上,这一有效期是指拿到批文后,中建股份并未取得批文,并不适用这一规定,是否愿意继续等候IPO完全取决于企业和股东自己的决定。

同样在11月底,坊间关于暂停多时的IPO即将在重启的说法甚嚣尘上,中建股份无疑是IPO重启后的最大可能受惠者。

但一切都未兑现,而自10月份以来,中建股份子公司中海外(0688.HK)在融资方面的进取姿态却显现出中建股份对于上市的期望值正在急转直下,并没有把融资希望完全寄托于IPO

10月初,中海外通过剥离非主业资产分别套现了2.2亿港元和13.28亿港元。此外,在1210日晚间,中海外以一个高折价的配股价格配股集资不少于25.12亿港元。

 

IPO开闸无期

 

由于在IPO上迟迟无法突破,转身通过发债融资的中建股份显然是众多等待IPO的企业的一个缩影。

据悉,目前排队等待发审委核准的企业已经超过300家,而通过审批而未能上市的公司则有36家,其中包括招商证券、光大证券这些大盘股。

不管是中建股份,还是之后的光大证券,都未能及时顺利地进入发行程序。而按照过去两年的发行节奏,一般情况下,拟上市企业过会两个星期后就能拿到上市批文。一位分析人士指出,由于近期A股市场走弱,政府趋于审慎角度考虑,维护目前市场的供求关系。

实际上,对于大盘股IPO影响大盘反弹高度和长度的担忧已经成为大盘股发行的最大障碍。这一点从证监会的相关表态可见一斑。

在此前,坊间盛传暂停多时的IPO即将重启之际,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1127日特意澄清,目前中建股份没拿到证监会的核准文件,根本谈不上发行问题。

同样,农行行长项俊波在11月末公开表示,农行将争取在今年年底或稍迟一点时间实现股份公司的挂牌,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也专门出面解释说,到目前为止农行应该说还不具备申请发行上市的条件,并且我们目前还没收到申请。

“我们要把握新股发行节奏的问题,一个是严格发行监管,做好审核核准工作;另外一方面我们要发挥市场作用,强化市场约束。”证监会该人士指出。

“临近年底,市场需要休养生息,为明年做准备。而新股发行重启的消息无疑将打击市场信心,因此,目前监管层不可能重启IPO。”民族证券分析师刘佳章说。

从对待中建股份和农行的态度,可以看出监管层对IPO开闸持有一种非常保守的态度。对于此次中建股份转投债市,许多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举说明短期内新股上市的可能性不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