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楼市期待二次发力

标签:
房产 |
分类: 城市人文 |
■中国房地产报
亦庄的房地产市场曾经风光过,在2002~2005年期间,亦庄是一个经常被人们提起,并被寄予厚望的地方。风格迥异的联排别墅以及低密度住宅在这个时期拔地而起,构成了亦庄社区花园一般的美丽风景。
然而过快的土地消耗却让这片区域在近两年里停滞不前,加上各种配套设施的相对缺乏,让亦庄像一片游离于中心城区之外的孤岛。
如今核心区域已经没有多少住宅用地可供开发。在新城规划实施以及马驹桥镇成为新一轮开发热点的背景之下,亦庄房地产会迎来怎样的第二轮发力?
“孤岛”上的不均衡分配
“北京是座交融的城市,很难说住在北京哪个区域的人就一定也在那里上班,亦庄也是这样,这儿的居民有本地世界500强企业的员工,肯定也有很多是CBD的白领。”在谈到来亦庄买房的很多都来自中心城区这一问题时,合生美添房地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锐这样对记者分析。
“其实从南三环开车到亦庄,距离并不远。可是因为中间要经过一段开发不够的‘荒芜’地带,感觉上就远得多。就像2000年以前的望京也让人感觉很远,因为当时东北四环还没有大规模的开发,虽然当时的望京也离亚运村很近,却给人被隔离开的感觉。等预计2010年之前开通的亦庄轻轨线和现在的5号线对接,肯定会缩短人们对亦庄的心理距离。” 高策顾问总经理车轮则这样解释亦庄带给人们的疏远感。
“要解决这个问题,配套是非常重要的,”车轮认为,“亦庄正经历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这里现在几乎没有大型超市,商业缺失很厉害,大部分人仍然到城里去消费,这让亦庄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居住点而已,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亦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另外一个原因在于消费阶层的“错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亦庄的产业以工厂制造为主,这导致很多工作于此的都是产业工人。而亦庄核心居住区的项目却定位为低密度、高品质,大部分住宅产品的容积率都在1.3~1.5之间。
亦庄制造产业带来的“蓝领”人群,无法承载定位“高端”的住宅产品。
“小户型市场基本上是空白,” 中广信地产服务机构副总经理韩昆告诉记者,“现在有一些小户型项目,都是通过‘商改住’来做,真正的在售纯住宅项目如今只剩下一两个。”
“所以,亦庄现在东扩(路东区)、南扩(马驹桥),产业怎么定位、发展很重要。如果将来仍然以建工厂方向的话,以产业工人为主要消费人群,一定会影响本地人群的消费能力,房地产市场的本地需求就会有问题。好在现在新城定位于高端产业,这意味着将来会有更多的高级蓝领、白领甚至金领出现。”车轮分析说。
那么,如何解决低端消费人群的本地居住问题?
“目前已经有部分普通居住区域,如路东区北侧的三羊居住区,这里将来还会有较大开发空间,但它与亦庄目前的核心区,交通上有一定问题需要解决。另外,马驹桥南部将来也会开发大量普通住宅。”车轮说。
而据韩昆透露,在马驹桥一带,珠江、复地、融科、合生、金地等开发商都已有项目在开发。“容积率都在2以上,从亦庄镇过去要20分钟车程,虽然配套没做起来,人文环境也不如亦庄镇和开发区,但房价控制得不错,每平方米在六七千元之间。另外,在亦庄南部区域,政府已经拿出两块地做限价房,这些定位与亦庄核心区大有不同,都是为了解决开发区产业链上的低端购买力人群的需求。”
被低估的市场
据记者了解,亦庄目前的房价在1万元/平方米上下。“这是被低估的。现在南四环的房价大约是1.1万元/平方米,东四环则在1.3万元/平方米左右。”韩昆说。
“现在不是看价格的时候。房地产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导致房屋价值与价格不对等。但从长远来讲,亦庄在新城规划背景之下,区域价值正逐步提升。”朱锐认为。
亦庄楼市近两年的低迷状态恰与通州地产的红火形成鲜明对比。对此现象,朱锐认为,实际上亦庄的社区规划很好,居住密度低,先天基础比通州要好得多,但通州的大开发却恰好赶上了房价飙升的那几年。“亦庄这两年的停滞跟开发中途断档有很大关系。当时亦庄的前景很多人看得也不是很明确,只知道在修轻轨,但是,随着新城定位的规划,相信亦庄房地产市场的价值会很快被重新挖掘和认识。”
根据朱锐的了解,亦庄以前的核心区土地比较紧张,该开发的也基本上都开发完了,新的区域在东部和南部。“亦庄新城会以原来的基础为主轴,补充进来很多东西。”
据他介绍,合生美添在亦庄的项目中就做了会所和国际俱乐部,而在此之前,“亦庄的社区甚至连游泳池都没有。我们做的小区可能还要规划高尔夫练习场。这些都是亦庄未来需要发生的变化。以前的亦庄满足居住功能就可以了,现在要向新城靠拢,许多第三产业都需要跟进”。
而这个项目配套中还包括商场。“如果不建新城的话,在亦庄开发区做商场定位就会有问题,但现在反而很缺乏一个商场,因为根据新城的人口规模,将来会有大量消费人群。”
如果说奥运会是北京向世界做了一次成功的形象广告,那么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则会为中国的几大城市带来实质性的投资新机会。“最让人感兴趣的城市无疑仍然是上海和北京,在此背景下亦庄又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轴承点,交通四通八达,第二机场的兴建也很可能带来更大的利好。”韩昆认为。
“但亦庄的居住功能还没有得到深度挖掘。”韩昆补充说。很多人并不了解亦庄的历史,这片净土在清朝时期曾是皇家狩猎场,如今,清新雅致的生态环境被沿袭下来,居住产品大部分都南北通透,设计人性化。“从房地产角度来说,做好这一片低密度居住区,营造出‘国际’感觉,让来亦庄的人们感觉像到了国外,这已经是亦庄的成功之处。”
相关
小镇上的幸福生活
■记者刘辰/文
亦庄过客?
■记者刘辰/文
“这里的环境很好,规划也不错,可是大部分生活机能上的细节还需要加强,”陈治平这样描述他在亦庄的生活,“比如餐饮、购物方面,很多地方都不在步行范围之内。”
“房价应该会再降一些,未来就有机会涨价,我也一直都在关注这里的房子。”作为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陈治平的居住地也许几年就会改变一次,“下一步可能又会被调到上海或者深圳,在这里买房的话我还是以投资为主,可是目前还没有找到太满意的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