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州专题之:半城北漂期待通州苏醒

(2008-11-18 15:25:59)
标签:

房产

分类: 城市人文

在奥运的巨大引擎作用已告一段落之后,还未及从繁华之巅坠入凡间,北京就与全球城市一起遭遇了宏观背景下的经济下滑危机。此时,北京11座新城中的三座重点新城通州、顺义、亦庄注定要成为提振经济信心、保证今年GDP增速不低于10%的筹码之一。在新的背景下,聚焦北京三大新城,解读它们的优劣势、现在与未来,就有了新的意义。

 

本期请看——

半城北漂期待通州苏醒

 

■中国房地产报  张劲松/

 

晚上11时左右,国贸桥下。

从桥西到桥东长约两百米的马路上,一辆辆出租车一字排开,等待着准备回通州的居民。那些因为加班或者去商场“血拼”、休闲娱乐而延误了末班城铁或公交的通州“新移民”,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选择“拼车”的方式回到自己相对偏远却很温馨的家。

通州专题之:半城北漂期待通州苏醒相同的场景每晚都在被复制,并且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通州,这个一度被北京边缘化了的地区,其实在历史上曾经声名显赫,地位举足轻重。

通州始建于西汉初年,金朝建中都于北京后,取“漕运通济”之义,正式命名为通州。由于占据京杭大运河的“龙头”位置,通州“漕运”在历史上一直十分发达,一度出现过“万舟骈集”的雄壮景象,不仅是辽金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南粮北运的漕运仓储重地,也是那些时期京东重要的贸易中心。到了清朝雍乾年间,其漕运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有“小燕京”之称。

时空斗转星移,繁荣总有落尽时。当漕运不再占据主流的运输地位,通州也开始品尝到人间的落寞。运河的水不再清澈,且时常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干涸,通州也沦为“通县”,这个几度喧闹的地区也只剩下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闲暇的时光里空忆“一支塔影认通州”的模糊往昔。即便是在1997年撤县设区、继而又被定位为“卫星城”之后,这个几乎等同于农村地区的“通县”称谓仍然被人们习惯性地叫了好多个年头。

这一状况终于因为2003年年底城铁八通线的开通而改变。

在“北京东扩”和“环渤海经济圈”思路之下,通州再次迎来了机遇。八通线开通之后,嗅觉敏锐的开发商们立即望风而动,在其沿线区域疯狂拿地、建楼盘。“CBD的后花园”、“一站式直达国贸”等概念也应时而生。而这里相对低廉的房价也让在北京创业的年轻人、特别是来自外地的“北漂”们以前不敢触及的置业梦想成为可能。2004年起,通州的各个楼盘似乎在一夜之间拔地而起,外来人口与日俱增。在此氛围的刺激之下,不止是八通沿线,新华大街旧城区、运河两畔等地段也不甘示弱,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通州移民的人口数量已占到通州总人口的半数以上。

然而,实现了安家梦想的通州移民们,很快就发现撤离了市区的生活并非如自己小区楼书上描绘的那般完美。已经被冷落了太久的通州,与市中心的差距显而易见:当地难以提供令人满意的就业机会,上下班的时间成本大大提高,赖床睡个懒觉的权限被压榨到最低;像样的商场少得可怜,且大都在晚上7点前关张,满足购物的乐趣要靠牺牲大量的周末时间前往市区来换取;K歌、看电影等休闲方式也在当地找不到等质替换场所……于是,也就出现了本文开头所述的一幕;于是,“睡城”的帽子渐渐被扣在了通州的头上。

失望之余,通州新移民们同时也在等待。在2005年年初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通州被定位为北京未来重点发展的新城。几乎与此同时,市政府行政部门东迁、环球影视主题公园项目即将启动、东方狐狸城名品折扣店招商引资……这一条条真假难辨的传闻激荡着新通州人的神经,也让他们终日翘首期盼着生活质量的升级换代。无奈的是,这些说法终是雷声大雨点小,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无论如何,通州人还是在经意与不经意间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首先是最吸引眼球的通州运河得到了综合治理,河道扩宽,大桥重建,河水不再断流,两岸的文化公园成为河畔新景。南部新城通往市区的另一条重要交通要道——通朝大街也顺利完工。而最令通州人振奋的还是商业环境的突破。200610月,通州终于等来了家乐福通州分店开业的日子。很快,在大型超市辐射之下,周边的美食、运动休闲服饰店等业态也进展得顺风顺水。该商圈的快速崛起让外界充分领略到通州新城巨大的消费潜力与投资空间。

奥运之后,通州新城的建设也由落实规划正式步入到具体实施的阶段。“通州新城的目标就是建成上海的浦东、香港的维多利亚湾。”这是通州区委书记王云峰在今年10月第三届通州国际商务年会上给通州新城勾画出的清晰蓝图。

一度沦为“睡城”的通州正在醒来,因为历史上喧闹的通州从来就不甘于寂寞,更由于这座由一半外来人口构成的新城承载了太多人的安居梦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