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瞎子岛专题之: 黑瞎子岛猜想

标签:
房产 |
分类: 城市人文 |
一张白纸未来将描出怎样的图画?关于黑瞎子岛未来走向的问题,如今已具备了提上议程的基础。
发展旅游观光的提议顺理成章,建立中俄贸易区的美好设想也令不少人为之雀跃。无论如何,黑瞎子岛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而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沟壑则需要通过理性的思考与不懈的努力来填平。
■中国房地产报
于抚远,于佳木斯,于东北,乃至于东亚,如今黑瞎子岛的作用都被不断看好、看大。而这里的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有多少港商来抚远考察,多少温州商人带钱来了,多少东南亚的财团正拼命地往这里挤。而最近的传闻说,一位港商已经与县里签了协议,要拿出几十亿元人民币来投资黑瞎子岛。虽然细究起来,这些说法“传说”的意味浓了些,但也并非全是空穴来风。
“黑瞎子岛处于整个东北亚地区的中心位置,不只是中俄,日本和韩国也非常关注,它可以成为这一板块的结合点与大通道。”佳木斯市抚远三角洲自由贸易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书记富宏博如此向记者解释该岛备受外界关注的原因。
然而,对于如何开发黑瞎子岛的观点则争论颇多,从生态旅游到边境贸易等不一而足,甚至还有要打造“东北深圳”的说法抛出。
只是,对于这一方土地来说,怎样发展才是其能承受与应该承受的,这样的发问并不显得多余。
观光旅游区?
黑瞎子岛回归的消息在当日均是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引发民众大量关注,亦有不少人涌出前往一探究竟的豪情,将注意力转换为旅游经济的论点很有基础。
作为中俄边境城市的抚远先前已拥有一定的旅游基础。据资料显示,该县平均每天接待的俄罗斯游客在800~1000人之间,其中大多来自距离最近的哈巴罗夫斯克市。
然而去抚远旅游的本国游客并不多,要想在当地打造一个旅游区,需要加大它对中国居民的吸引力。这在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所所长李传勋眼里,前景并不十分乐观。
“岛上并没有太多的资源,也并没有多少有特色的建筑。如果只能吸引对中俄关系有情结的游客,其影响力十分有限。”李传勋认为。
接到众多的电话问询,国内各大旅行社在兴奋了几天之后,也并没有就开设黑瞎子岛旅游线路给出具体的时间表,理由不外乎以下几点:交通及物资等基础设施资源还在初级建设阶段,旅游资源未经过系统考察,而且位于边境,情况复杂。
由此可见,若要将一个荒岛打造成各项旅游要素相对完备的地区,一定不是旦夕之功。
而在一些旅游业内人士看来,其“一岛两国”的招牌从长远来看,也难以成为发展旅游的关键点。在中缅交界的云南瑞丽地区,不仅存在着“一岛两国”,还有“一寨两国”、“一院两国”甚至“一井两国”的现象,推出相关旅游线路的昆明风情国际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此类现象只能成为宣传线路时的一种噱头,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那里到底可以看到什么,需要有自身的承载物。
“像瑞丽这块的相关边境线路,就开发得不是很好,因为两边都是傣族人,风情风貌都一样,看不出差异。黑瞎子岛如果要发展旅游的话,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俄罗斯那边有他们的特色建筑,我们这一边有当地的特色建筑,要对比鲜明,能够让游客一上岛就能明显感受到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该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而为当地津津乐道的“中国东极”的说法(中国最早看到阳光的地方),以及岛上丰富的渔业物产资源,在专家看来也难以将自己凸显。
“就第一缕阳光来说,可观赏性太小,大老远地跑过去就只为了看个日出吗?会感觉不值。而其物产资源以及原生态,其实东北地区很多地方都有这种特点,交通也更方便”,一位旅游规划专家认为,“并且若要在边境地区发展旅游,必然需要得到两国政府双方面的支持,比如在旅游签证等方面给予便利,以降低过境成本,否则要去俄罗斯,直接坐飞机就去了,为什么非要经过黑瞎子岛呢”?
不管怎样,黑瞎子岛已经具备了成为知名旅游区的基础条件,但要将旅游业做大,就必须挖掘自身有足够观赏性和吸引力的个性特征。
自由商贸区?
种种迹象表明,当地政府对将黑瞎子岛建造成为商贸区的思路似乎更感兴趣。
“这需要两国外交部、商务部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协商,现在还没有定下来是做边境经济合作区还是综合保税区或者其他形式,对这里有兴趣的财团也都在等待相关政策的出台。”富宏博这样回答记者关于黑瞎子岛打造贸易中心一事的进展。
因为涉及国家层面,于是在沟通讨论环节来来回回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粗粗算来已有几年的光景,在市场瞬息万变的今日,这也是一项巨大的时间成本。
并且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黑龙江产业结构具有非均衡态势的特点,从黑龙江出口到俄罗斯地区的产品生产地并不在本省而是在省外,同时从俄罗斯进口的产品,如木材和矿产品,主要的消费地也不是在黑龙江,而是在非延边地区。
“通过黑瞎子岛抚远三角洲贸易区的开发可能会改变这样一种非均衡的态势。”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雎国余认为。当地政府对此也是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与俄罗斯地方政府进行了多次沟通,希望靠此来实现佳木斯乃至黑龙江地区的振兴。
“俄罗斯对发展远东经济非常积极,前几年提出要在远东地区建立10个经济特区,到目前为止亚洲部分还没有推出来,海参威、哈巴罗夫斯克都在积极地争取。”富宏博向记者介绍了黑瞎子岛发展商贸的背景优势。
而中国这一边也有振兴东北的大政策,两者合力,似乎该地区发展经贸具有舍我其谁的气概。于是,要将黑瞎子岛打造成“东北深圳”的提议也在此形势下出炉。
“这个是不可能的。当年发展深圳,是依靠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本来就人少不发达,总共才600万人,黑瞎子岛对面的哈巴罗夫斯克也不过才80万人。”李传勋认为。
据其介绍,在中俄边境发展贸易的已有几个比较成熟的点,如满洲里、珲春等,“后来做的东宁贸易区就是一个失败的典型。就那么大的一块蛋糕,哪儿需要多个贸易区呢?”
另外,俄罗斯方面对在黑瞎子岛发展贸易也一直是心存疑虑。因为该岛是俄罗斯的水源栖生地,俄方担心该地区的开发会导致环境破坏。
并且相关专家认为,中方出口主要是轻工产品,但俄方出口的主要是资源型产品,对俄方来说,发展贸易如何控制资源的流失也是一大难题。
要将黑瞎子岛打造成重要的贸易中心,为其未来提供了一种美好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的不可控因素,若要使这一愿望按照良性的轨迹发展,需要两个大国的集体智慧。
边城记忆
■中国房地产报
2006年春天,本报记者曾亲赴中俄边境上远眺黑瞎子岛,留下了毕生难忘的边城记忆。
佳木斯市是黑龙江四大重镇之一。在黑龙江,佳木斯素有“贼城”之称——倒也不是蔑视,不过是寓意这里民风彪悍。这座位于松花江畔的城市,是陆路去抚远和黑瞎子岛的必经之驿。
在佳木斯市寄宿的3天,就已初步领略到了边城气度:为了和各类想象中的采访对象攀上关系,惟一的任务就是喝酒——中午吃狗肉、喝白酒;晚上吃烧烤、喝啤酒。时间在这里仿佛骤然变慢,大城市里按部就班、守时重效的原则法力全消。
如此3天的酒精考验,终于“攀亲道故”接触到此行的核心采访对象——佳木斯市原市委副秘书长、时任抚远三角洲开发建设筹委会常务副主任的富宏博。而我们之所以要如此周折认识他,无非是应了那句在北方城市心照不宣的生存规律:“朝中有人好办事”。
请得尚方宝剑,便开始北下奔赴抚远。长途汽车从佳木斯站出发,沿途穿越素有北大荒和北大仓之称的三江平原,在经历长达5个小时的“知青文学回忆录”后,中俄两国的界江风光渐渐清晰。
此时正值4月中下旬,边境上的积雪还没有化去。黑龙江依然未见春江水暖的迹象。但举目远眺俄罗斯的感觉,以及凌晨两三点睡梦中被阳光强烈照射惊醒的新奇,足以令每个到此的游客心生浪漫。“真的到了中国最东极了吗?”我按耐不住兴奋。
抚远是距离黑瞎子岛最近的城镇。单从“抚远”这两个字所勾勒的情境中,就不难联想到当年铁马金戈、征讨平定的戍边烽火味儿。至于清朝时还设立过声威远播的抚远大将军,虽不可同日而语,却也不失对抚远苍凉况味的一种历史凭吊。
但现实中的抚远却是个农业县。小县城不大,城镇人口当时刚3万,充其量和内地的一个乡镇规模一般。给外人印象最深的,是这里街道两旁林立的中俄文字混写的商业牌匾,商店橱窗上经常贴着对面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的招工信息。偶尔擦肩而过的高大俄罗斯人,更是不难让人意识到这里是置身文化混血的边境。
距离抚远县城不远的乌苏镇虽然偏僻,小如弹丸,但许多年前却是闻名遐迩的大马哈鱼集市。每年秋季白露前后,大马哈鱼由鄂霍次克海游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产卵繁殖后代。抚远渔民便从四面八方集中到这一带捕鱼,镇上也住满了县水产公司的工作人员和前来收购大马哈鱼的商贩,热闹非凡。
而冬天来临后,捕鱼人都逐渐离去,银白色的乌苏镇,除了哨所的战士,就只剩下惟一的一户常住人口——时大娘老两口。抚远当地人经常戏谑说,这对坚守乌苏镇的老两口一个是书记,一个是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