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线楼市京城搬救兵

标签:
房产 |
分类: 土地楼市 |
■中国房地产报
8月的最后一天,齐志辉和他的“盟友”们终于将首个支援楼盘锁定在了河北保定。
“房子卖不动,他们面对金九银十的压力更大。”齐志辉是北京国瑞地产的销售总监,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地产联盟主席——一个由数百名北京房地产职业操盘手自发组成的团体。自今年6月起,陆续有许多二三线城市的同行向齐志辉告急,促使他在联盟内发起了这场“教同行怎么卖房子”的志愿活动。
这样的危机同样受到了相关机构的关注。一份来自高盛高华证券的内部报告显示,天津、沈阳、大连、苏州、东莞、厦门、武汉、重庆、西安等二三线城市的商品房库存存在较大隐患,“按照当前售价需要12个月或更长时间才能被市场消化”。
二三线城市的求救信号
即便地产联盟喊出了颇为煽情的“中国地产一家人,面对困难一条心”,但这种互帮互助仍被网友戏谑为“地产商抱团过冬”。显然,在本轮调整期内,京沪深等一线楼市已率先踏入下滑通道,但一向被视为“避难所”的二三线城市却在此时向它们的“带头大哥”抛出了求救信号。
截至目前,已有数十家楼盘向地产联盟发出求救信号,其中大多位于青岛、郑州、沈阳、武汉、重庆等二三线城市。按照计划,地产联盟将从中选择部分项目,组织北京地产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为其提供营销策略的支援。
在齐志辉看来,由于市场化程度更低、下游服务产业更落后,“二三线楼市的抗压能力其实更差”。
“楼市和股市不一样,它是梯形传导而非同步传导,所以一线楼市步入调整期的两三个月甚至半年后,二三线城市的调整压力才会逐步明显。”虎杰投资首席分析师张寅指出,不能将一线与二三线楼市割裂观察,“以往二三线城市总被开发商视为避难所,其实现在也不安全。”
高盛高华证券则在8月针对重庆、武汉和天津三个典型二线城市展开了为期三天的考察,结果显示“对未来几个月部分市场出现进一步回调的可能性感到担忧”。根据考察,目前三个城市的市场信心正在进一步恶化,天津开发商甚至不得不将最初的销售目标下调30%~50%。
事实上,一些二三线城市已经在房价涨幅上呈现疲软态势。据国家发改委对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售价的调查,今年4~7月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数量分别为4个、12个、14个、17个,下跌态势正向全国扩散。
“市场好的时候,谁的房子都不愁卖。但市场低迷了,二三线城市的开发商便在产品定位、产品表现力、营销及定价策略等方面会遇到更多困难。”齐志辉说。
然而,这个“志愿活动”仍不免受到质疑,有业内人士将此解读为“一线城市地产经理人向二三线城市策略性转移”。该人士表示:“二三线城市比一线更缺乏营销职业人才,下游产业的不成熟反而成为眼下自救的空间。”
存量堆积隐忧
事实上,在过去2年一线楼市一片大好的情形下,二三线城市也加快了房地产投资的步伐,如今市场热度骤然降温则令其“骑虎难下”。高盛高华证券在上述报告中,对9个典型二三线城市的房屋库存量表示担忧。
武汉是调研报告中被认为供应过剩现象最为严重的城市。今年上半年,武汉共有68个新盘上市,至今累积未售库存达1340万平方米。按照今年年初以来月均成交面积42.2万平方米的速度计算,武汉楼市的库存至少需要27个月才能被市场消化。
同样的情形还出现在重庆、天津等地。据统计,重庆目前累计未售库存达到1250万平方米,按照今年以来月均87.7万平方米的成交速度,消化库存需要12个月;天津目前的累计库存为863万平方米,按照今年以来月均37.5万平方米的成交速度,消化库存需要19个月。
“这还仅是在金九银十之前的统计,相信未来两个月还有更多的新盘入市。”某分析人士说。更为担忧的是,由于当前开工面积大多基于去年市场火热时的拿地,从上半年来看,包括上述三市的多数二三线城市房地产投资增长均未有放缓的迹象,这将导致明年还有持续的放量。
上述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由于各银行已经在上半年用掉了全年房地产开发贷款额度的65%左右,如果未来货币政策持续紧缩,下半年新增开发贷款将明显降低,这就意味着各大房企必须加快销售速度以保证现金流,“二三线楼市的价格战已经在所难免”。
张寅亦表示,目前二线城市已进入调整期,至年底三四线城市也会跟上,“二三线城市房价的下跌压力会较一线城市更大”。
而高盛高华证券在报告中表示,鉴于近期新增供应显著、市场信心随着降价行为恶化以及紧缩政策的持续,未来几个月库存被大量消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房地产市场的复苏至少要推迟到2009年二季度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