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扩张房贷业务 光大银行冲刺IPO

标签:
房产 |
分类: 金融实务 |
■中国房地产报
在光大银行争取A股上市的最后关头,其房贷业务也开始了最后的冲刺行动。在固贷利率下调波澜未平之际,光大银行再次推出了降低二手房贷门槛的措施。
7月16日,记者从该行个人信贷业务处证实,房龄在20年以下且房屋面积小于90平方米的二手房,贷款成数由原来“房屋评估值最高七成”上升为八成。
“我们之前执行了比国家政策更加严厉的标准,现在我们只是在合理范围内重新调整放松了一下。”该行个人信贷业务处负责人向记者解释。
房贷市场的低迷,似乎并不妨碍房贷业务仍是各个银行努力争抢的可口蛋糕。但此时光大银行的一系列动作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刺激低迷房贷市场外,更有为光大IPO护驾之意。
“银行上市已经近在眼前,在此刻降低二手房原有门槛、下调房贷固定利率,不排除是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做强房贷业务,完善银行的财务报表。”一位银行从业研究员表示。
二手房贷“紧松之变”
由于二手房估值受房龄、面积等因素影响较大,央行在监管中并未给出统一的首付标准。因此各家银行的二手房贷业务操作标准也各有不同。
“光大银行的二手房房贷一直比较紧,其他绝大部分银行早就按20年房龄内,90平方米以内最高八成贷款了。”北京安家世行担保有限公司个贷管理部总监陈霞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此前,光大银行只对5年房龄以下,90平方米以内的二手房提供最高八成的贷款。而5年以上房龄的二手房贷款成数最高不超过七成。
而同期其他银行,如工行、建行、深发展等商业银行则实施了20年房龄以内,“90平方米以内二手房,首付比例可以放宽到两成”的操作标准。
其中工行与交行的北京分行和千万家等联手推出的“益居通”新型二手房贷款组合,更是将八成房贷的房龄标准拓宽到了30年。
如此相较之下,光大银行的二手房贷业务则显得过于“严厉”。
“这也跟光大在房贷业务上的盘子总体不大,业务不多有关系。”上市从业研究员如是分析。
而现在,随着二手房贷门槛与其他银行门槛的趋同,光大银行已经让坊间看到了其对二手房贷业务的做强欲望。
然而,由于光大房贷业务的盘子总量并不大,要想大力拓展一手房贷业务要比二手房贷业务困难得多。
事实上,楼盘一手房贷按揭银行往往就是楼盘的开发贷银行,在业内,这已是不成文的潜规则。因此要想快速拓展一手房房贷业务,并不容易。
“如此比较,不受开发贷因素影响的二手房贷业务就相对拓展容易些,而光大之前的二手房房贷门槛较为严格,这也给了光大更大的操作空间。”前述银行从业人员表示。
而也有业内专家表示,由于目前房贷市场低迷,二手房贷款滑坡较多,光大此举也不排除趁机抢占市场份额的动机。
光大银行个贷相关人士表示:“目前该业务仅在北京实施,其他城市,二手房贷标准目前暂未变动。”
备战IPO
从今年年初光大银行打算首期一、二季度投入10亿元的固定利率房贷,到固定利率房贷向二手房市场的拓展;从日前降低固定利率、推出新房贷产品到目前降低二手房贷门槛,这一系列动作背后隐藏的则是银行业向零售业务发展、迫切上市的推力。
“未来商业银行从公司业务转向零售业务的转型已经成为一个战略性趋势,并且这也是银行业2008年需要强调的事情。”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此前曾向记者表示零售业务以其更好的利润与抗风险能力而倍显优势。
而这一点,对目前备战上市的光大银行,如何利用零售业务,尤其是其中尚算优良的房贷业务,来改善银行的业务结构,则显得更为重要。
正如前文所述,更好的盈利业务与模式,将给光大的IPO添加更多成功的砝码,而这也被业内看作是光大银行发力房贷业务的首要原因。
这一系列的努力,显现在数据上则是一季度光大银行新增个贷的突增。
一季度,根据9家商业银行的市场公开数据,按照个人消费贷款增量排名,分别为光大银行74亿元、浦发39亿元、兴业银行34亿元、中信28亿元、广发28亿元、深发展14亿元、招商银行8亿元、民生银行7亿元、华夏银行5亿元。光大银行以绝对优势成为新爆黑马,而原来的排头标兵招行、兴业、民生则跌出了领头之列。
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根据最新消息,6月初光大银行已经正式向证监会递交了A股上市申请。而其广大相关高层也表示“将在今年内完成上市”。迫在眉睫的上市日程,无疑将会对房贷业务的加速含有更多期望。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未来,光大仍将继续保持活跃的房贷拓展姿态。
对此光大内部人士表示,“未来还要看上层的最终决定”,但并未否认仍会有进一步刺激房贷业务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