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仔与大澳的自我更新

(2008-07-11 15:32:11)
标签:

房产

分类: 潮流行为

■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 实建/文

 

香港仔位于香港岛南区,在香港仔自我更新的过程中,地方的发展意志整体上是同香港政府的主导方向吻合的。自明末清初,香港仔的港口因运送莞香木出口而被称为“香港”,后港英政府将此地命名为“Aberdeen”。随着香港的开埠,香港仔一带逐渐发展成重要的船业中心。

香港仔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充实,修建了沿香港仔隧道、黄竹坑道、海傍道和香港仔大道等快速路、高架路系统,以及连接南面鸭脷洲与香港本岛的桥道。在本地居民和团体的共同努力之下,香港仔东部的游艇维修业对集约的第三产业的聚集给予了提升与配合,各类轻工业企业仍然在发挥作用,其中不乏自我进取的意识和主动更新的行动。香港仔昔日的渔业景观转变为旅游资源,香港仔避风塘及其渔港也成为旅游区。

香港另外一个进行传统聚落自我更新的例子,是位于香港大屿岛西角的大澳。

早年居民主要从事渔业和盐业生产,后来盐田被废弃而只保留了渔业。大澳的水居形态和空间肌理不同于农业型聚落,以建设于水上的棚屋为特色:居民户户有船,可自水面进入自家的棚屋。由水上广场及公共棚屋等形成体现宗族化社区的公共空间,又与棚屋之间密切关联,空间肌理丰富,主从关系明确。但由于棚屋用材易燃、空间挤迫、聚居人口密集,故一直存在着火灾隐患。200071日,大澳发生大火,烧毁棚屋近三分之二。

火灾后,大澳居民自发地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与技术方式开展棚屋自建和街区重建,大澳自发式的更新具有“有机生长”的特征。在重新制定聚落更新和建设计划过程当中,还加入了对于棚屋群落的防火要求和救援设施等项目,强调卫生环境的改善。

站在民间聚落和地方发展利益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些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处于弱势的区域或聚落在其发展中,能够得到一部分来自地方政府的推动或者引导,并且聚落的更新和地方原居民的需要也比较符合当地的相关发展取向的话,那么,开展更新的基础条件便会更为充分,可供选择的出路也将增多。只是,当作为更广泛的群体利益代表的地方政府开始引导发展、提倡更新的时候,研究问题的基点和做出判断的角度就会不同于基层。而且,自上而下的、硬性的更新往往会带来固执己见的理念和水土不服的措施。因此,城市管理者需要对局部的群体提供必要的保障,适度地为本地居民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尺度,同时避免一厢情愿和一蹴而就。

(作者系建筑评论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