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报 苏里格/文

同样是为了解决住房问题,蔓延至今的美国次贷危机与1980年代的储贷危机截然不同。
美国储贷危机是源于金融监管部门的强制规定,使得这些机构没有办法进行资产和负债相匹配的投资,最终在利率上升的时候,储贷银行集体破产。
而这一次,则是华尔街的天才利用次级按揭贷款这个“金融技巧”,使得没有购房能力的普通美国人拥有了自己的物业。这种技巧风险转移的后果和程度连最初搞金融产品设计的专家也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参与的专业人士包括投资银行、会计师、律师、信用评级机构。
同储贷危机相比,次贷问题现在看来更像是一个典型的系统性欺诈案例。1987年储贷危机后美国股市道指跌了30%,修正时间仅仅用了3个月。从历史经验来看,房地产市场泡沫崩溃引发的经济调整需历经很长的时间,短则3到5年,长则10年以上。
金融机构都忙碌着进行撇账,当然是股东承担这种损失。但奇怪的是,次贷危机似乎没有人负责,没有人被抓,也没有机构交出巨额的诉讼和解金。新当选的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成为大家期待如果民主党上台后,能够清算华尔街、清算能源大亨的希望。
次贷的巨额损失及房地产价格大幅滑落,导致违约贷款金额剧增,让金融中介的功能严重受损,也造成经济的持续滑落。美国注入的普惠流动性没有怎么支持股票市场,而是以各种方式去投机了石油。国家利益成为投机资金做多石油的最大后台。在这种情况下,做空的风险高于做多,虽然石油价格已成为空中“悬河”。所以当以色列的一位大嘴部长散布攻打伊朗的言论后,立刻刺激油价在6月6日暴涨到每桶139美元,创历史新高。
古典经济学派假设完全就业,强调世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李嘉图优美的模型中,抽象掉了政治权力,使经济学中的古典学派讲究和谐。而重商主义则远离这种和谐,在国际关系中认为一国之得就是另外一国之失。现在的趋势是各国都在重拾重商主义的思想,赤裸裸的国家利益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候了。各国都力争获利,避免损失,那么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对外的经济政策就变成经济战争的工具。
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我们所看到的现实:美联储持续降息、向市场大量注资及对投资银行给予特别融资等救急措施,暂时舒缓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及可能的金融风暴;降息和流动性的注入在防止经济衰退的同时,也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危险;美国和欧盟国家,互相不能容忍自己的货币比对方弱,否则通胀就来了;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的政策目标选择中,现在后者变得更为重要。
大西洋两岸开始以邻为壑了。因为大家都明白,经济走弱的时候,谁的货币弱,谁的通货膨胀率就更高,谁的选民就要上街游行。长期来看货币强弱是由经济决定的,而从短期来看,货币的强弱是由利率水平、各国的利率差决定的。在这个追求世界扁平的全球化时代,如果各国都开始以邻为壑,看来世界经济可能遇到了真正的问题。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