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奥帆中心绸缪后奥运

(2008-04-18 13:59:34)
标签:

房产

分类: 城市人文

15天的激情,也许需要15年的落寞来弥补”,曾有媒体这样评述在2004年之后,雅典奥运场馆一片闲置的场景,“这对一个城市来说是一个灾难,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当奥运落幕之后,为奥运而新建扩建的众多场馆及配套该如何消化,已经成为近几届奥运主办城市持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中国首个游艇产业发展基地与青岛奥帆中心的结合,以及2012年奥运主办城市伦敦把场馆建设与伦敦东区升级及后续发展紧密结合的做法,都为探索后奥运时代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路径。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沈斌/

 

作为北京2008奥运会协办城市的青岛,主要负责奥运帆船赛的举办。在大多数国人看来,这是个冷门项目,到时应是观众寥寥。而青岛奥帆场馆不仅在奥运场馆建设中第一个落成,而且其近33亿元的总投资,竟使得见惯大场面的德国星级选手马克·皮克尔也发出“这是我见到的世界上最好的场地”的感叹。

青岛奥帆中心绸缪后奥运但无论对奥运官方机构还是青岛市而言,奥运之后,如何消化这么大体量的建筑与配套是他们早已开始思考的难题。

不久前北京顺义奥林匹克水上中心的官员告诉媒体,他们去雅典“取经”时发现,那里的皮划艇赛场的水已经成了棕色,显然已经是废弃状态。那么奥帆馆是走国内将场馆改做商场、卖场的“土路”,还是行雅典将帆船基地一停两年的“洋方”?

3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将中国游艇(帆船)产业发展基地授牌于银海集团旗下的青岛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该俱乐部亦成为中国首家游艇产业发展基地。官方协手民营机构进行市场化动作、授牌银海让我们看到后奥运时代奥运场馆的生机。

 

源起奥帆

 

“怎么,我们是国内第一家游艇产业发展基地吗?”48日记者在采访银海集团的一名工作人员时,他在表达惊喜之余,亦表示是首次得知此消息。

“中国的游艇产业是从武汉开始起步,现在做得比较好的是珠三角及长三角的江浙一带。而青岛,因为冬季气温低,制造游艇时容易起泡,影响质量和外观,所以一年有4个月不能建造游艇。这次被定为游艇产业发展基地,应该是沾了奥帆赛的光。”北京百研资讯有限责任公司分析师王彦表示,在其公司出品的《2008~2010年中国游艇产业发展调查报告》中,亦将青岛单个列出,原因即是“奥运”。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郑炜航亦坦言奥运因素在其扮演的重要角色,“这是国内最大的俱乐部,所有的设施都是从外国进口,更重要的是,它是奥帆赛惟一的训练基地”。

据介绍,青岛的游艇产业发展基地将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培育和发展以游艇、帆船生产为龙头,以游艇、帆船配套服务,游艇、帆船会展等产业为基础的游艇产业经济链,最终将青岛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打造成“吸纳国际游艇、帆船产业的转移基地,零部件供应基地和进出口贸易基地”。

“我们自己建了一个旅游交通码头来做配套,在二期规划中,将利用交通方面的便利发展游艇经济。这次会借助奥帆赛的东风来加快发展。”银海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过对于近期是否有相关发展的问题,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主要还是帮助政府做奥运赛事的准备工作,真正大力的运作产业发展基地,应该要到奥运结束之后。”

 

布局后奥运

 

在王彦的记忆里,江浙一带有众多的游艇制造基地,配套很完善,产业链亦已形成,只是剽窃意大利风格的现象比较突出。此番首个游艇产业发展基地的名号落户青岛,让人看不明白。

青岛奥帆中心绸缪后奥运“我们这次不是去选择一个制造基地,游艇产业发展基地侧重的是运输功能。这里在未来将要打造成一个游艇的交易平台,有比赛、经销、展览等”,郑炜航解释,“上海的游艇会展是在陆地上的,杭州只能算是一个湖,而青岛的海岸线则比较长,它的优势很明显”。

在奥运之后,这里将承接其他帆船赛事的任务,而这与青岛市打造“帆船之都”的目标相吻合。其实这次游艇产业发展基地落户青岛,仅仅是青岛完成城市发展目标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青岛奥帆委主席夏耕曾对媒体表示:“2003年奥帆委成立之初,我们就在思考一个问题,青岛在承办奥帆赛之后,应该留下一些永久性的东西。经过研究,大家都认为,应该借此使青岛成为世界上知名的帆船运动城市,所以提出了打造‘帆船之都’这一目标。”

据了解,青岛“帆船之都”的基本设想是,形成一个以奥帆赛基地为中心,以专业和业余帆船、帆板训练为重点,以普及和推广帆船、帆板运动为基础,集训练、竞赛、休闲、科教为一体的海上运动中心。

对于此番目标的地产解读,是进行大规模旅游地产开发的前进信号,而将特有的游艇景观与高档社区相结合,亦是水到渠成的想法。

然而,据搜房网青岛站的分析师张百忍介绍,早在几年前青岛地产界就有将游艇与住宅开发相结合的地产计划,只是“最后都不了了之”。“很多人都不大敢做,怕没有市场。如果都以游艇作为卖点的话,同质性竞争比较明显,对于开发商的风险也更大。并且青岛的高端人群并不是很多,外地来买房子的人所占比例也不高。”

在郑炜航看来,“游艇与房地产应该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炒作,需要回归到一个平和的心态,之后再去操盘高档房地产”。

                                                                责编:龙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