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分类: 金融实务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恐怕一直都是民间对于REITs政策开闸期盼的真实写照。究竟REITs离梦想照进现实还有多远,准REITs 有着多大的可行性?美国次贷危机是否让REITs的诞生渐行渐远?一直为REITs鼓与呼的新兴资本市场的市场人士王世渝认为,目前政策上关于REITs的推动没有实质突破,只有市场才是REITs施行的真正动力。
“目前是发展REITs的最好时机”
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REITs在国内要面对怎样的发展环境?
王世渝:尽管银监会正在酝酿信托公司投资房地产信托的管理意见草稿,但目前从官方还未看出来有推出REITs的迹象。做REITs首先要涉及到立法、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以及银监会、证监会双方的关系协调,目前还没有看到双方在相关方面举行的一些专题研究。只是民间的一些努力在活跃,而一些信托公司的试验产品也没有太多突破。从这一点看来,目前国内环境并不十分乐观。
中国房地产报:您认为REITs在中国目前来说并不存在发展机遇?
王世渝:实际上现在是中国发展REITs的好时机。REITs的信托原理本身就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机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自美国房地产市场至全球金融领域的一场危机,但却对REITs没有任何大的负面影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REITs在次贷危机中是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的。目前中国股市低迷,关于房价拐点的讨论也此起彼伏。市场的观望使银行的金融风险也在不断累加。而另一方面,在CPI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商业地产投资租金也在水涨船高,无论是对监管层,还是投资者,改善房地产市场投资结构都是一件好事。这样来说现在反而是发展REITs的最佳时机。
“单纯设立REITs试点并不能解决问题”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发展REITs的最大瓶颈或者困难是什么?
王世渝:最大的瓶颈既不是市场问题,也不是产品本身问题,更不是市场需求问题,而是监管体制问题。时至今日,REITs尚缺乏完善的发展空间。REITs的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而不是单独一个部门或孤立一个层面独立完成的。
假如没有完善的税收机制以及监管法律,在缺乏有效的退出以及流通渠道时,实际上是在没有地基的基础上盖房子,是有极大的风险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单纯地设立试点也并不能完全解决REITs的发展问题。
中国房地产报:除了银监会指定的联华信托、中信证券REITs试点之外,很多机构也在做准REITs产品,除不能上市流通外已经很接近REITs,您怎么看这些准REITs产品的存在?
王世渝:REITs产品包括准REITs产品都需要有相关的法律监管来规范、扶持。同时也要求有相对成熟的物业支撑,否则无论是对房地产行业还是市场投资者都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一旦风险不能控制,就有可能误导市场,使市场误认为REITs试点不成功、REITs在中国不适用。从这一点上来说,我是不主张盲目推出准REITs产品的。但凡事不能一刀切,一些成熟的商业物业,是可以证券化进行直接信托融资的。
“准REITs不具有普遍性”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地产商普遍融资渠道匮乏,准REITs能否成为房地产商尤其是大规模持有物业的房企的一种融资渠道?
王世渝:信贷紧缩情况下,这种融资模式会增多,但不会具有普遍性。只有一些拥有优质的成熟物业的房企才有机会。在目前税收没有优惠制度的前提下,此类产品对于投资者回报率普遍不高,不足10%的平均回报率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而一旦投资者回报提高,开发商又会因为融资成本过高而放弃。
中国房地产报:那您觉得目前市场上民间的努力热情与REITs的真正来临还有多远?
王世渝:任何事情都是实践先行。肯定是市场来推动监管部门出台相关法规政策。现在市场热情已经足够了,关键是看相关部门何时政策开闸。一般上层决策总会落后于市场,现在中国的REITs政策已经落后于市场了,但我们不希望落后得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