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房地产报
中国房地产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078
  • 关注人气:5,7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型城市项目改变城市形态

(2007-11-27 14:44:15)
标签:

房产/置业

分类: 城市人文

         大项目往往决定着一个区域、甚至一座城市的命运。

         国贸1座的兴建奠定了北京CBD的基础,中关村西区的兴建改变了海淀区,萨迪亚岛的建设让阿布扎比从贩卖珍珠的小岛变成“中东明珠”,世贸中心的重建将让曼哈顿重现城市魅力……如何通过可控的城市设计来规划城市大项目、影响城市形态的演变,将是未来城市规划者集中研究的课题。


大型城市项目改变城市形态  

大型城市项目改变城市形态

 

据 《 中国房地产报 》 记者 林播 北京报道

 

      不同国家、不同尺度的城市设计,为城市的演变提供形态各异的范本,那些高瞻远瞩的战略性规划让城市决策者们认识到,城市形态可以通过可控的城市设计来复活和改变。
       面对新的可能性,2007年11月10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易道公司(EDAW)联合美国《建筑实录》杂志举办、一年一度的“改变与演变”论坛,意在理清分歧的思路,为将来的城市设计实践提供更加完善的指导。

大事件、大项目


      “中关村西区的兴起应对的是知识经济在中国的崛起,在中国制造逐渐取代日本制造的时段上,这种大历史背景推动了中关村西区的产生,至于‘鸟巢’和整个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更是应对了巨大的奥运事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尹稚教授表示,“这些都是在北京规划历史上预留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方向,当预留的土地和原来带有预测性的策划与现实的发展机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就真正发生了巨大改变。”
       散布在北京各地的场馆和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既有对北京既有建筑的改造,还涉及到大量地铁线路的建设以及100多条道路的改造,涉及到几十处重点地区的环境改造。
       而上个世纪80年代时被称为“巧克力大厦”的国贸1期大楼,也是中国第一栋引进国外技术的大楼,标志着中国从经济体制上真正走向外向型经济,并由此开始了国贸2期以及3期的建设,并和嘉里中心、财富中心、京广中心形成“国嘉财京”的中央商务区形态。
        “大项目”可以成为整合新旧的契机,可以是纠正过去规划失误的机遇,可以重整衰落的都市地块,也可以创造出一个有效的空间框架。
         其他城市也在面临这样的新契机。天津滨海新区现在更是中国万众瞩目的区域。
          “当我们热血沸腾的时候,更应该冷静下来做理性的思考和睿智的规划。天津正在发生一些改变,这些改变是好还是不好,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天津市规划局总规划师、滨海新区规划分局局长霍兵表示,“滨海新区目前的规划面临着分散、难以形成区域效益的问题,同时发展条件与当年的深圳和浦东都不一样,滨海新区要有新的发展模式,同时城市的重要门户、交通枢纽,像天津机场、铁路、车站,都是我们需要重点设计的。”

“硬”指标和“软”质量


       在论坛上,易道公司亚洲区总裁乔全生表示,中国目前面临的这种转变既指向物理建设的“硬”指标,也关切于生活空间的“软”质量,良好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的合理延续,以及对于实际便利和生活舒适的更高要求。
        从居住的角度而言,很多历史城市具有纤细的肌理,保存这种肌理才可以延续社区的凝聚力,同时带来长久的经济繁荣。
         有专家表示,与大型项目相比,那些中小尺度却行之有效的都市实践,通常会更注意开发和文脉之间的适度平衡。
        “十五”期间上海市政府提出了“一城九镇”的城市发展战略,特别提出了在卫星城里引入新的概念,不同的新城采取不同的建筑风貌和风格,如浦江新城,采用了意大利的规划。
          “浦江新城混合了诸多业态,50~500平方米的住宅共存,每个区域都有各自的特点,通过城市设计可以升华这个地方的感觉。”意大利设计师奥古斯托·卡纳迪(Augusto Cagnardi)表示。
        “我们城市的明天,需要互通声息的完整肌理,而不是孤立无援的单体建筑,城市设计和城市形态间的关系,可以成为理解城市演变的重要维度。”城市研究者、《城记》一书的作者王军表示。
         宁波为了寻找城市新的发展空间,5年前开始启动东部新城的规划。宁波市规划局副局长王丽萍表示:“东部新城采用全新的管理尺度,对空间的界定和管理的要求跟传统做法都不一样,在东部新城塑造了不同特色和不同类型住区,同时采取小街的方式,通过对大型地块的分割产生了步行标准的街道。我们试图搭起规划和理想城市的桥梁,希望在东部新城构建充满文化气息和生活情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

 

 

 

 

 

专访

 

大型城市项目改变城市形态  

周岚:让城市“碎片”复活

 

据 《 中国房地产报 》  记者 林播 北京报道

 

      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事件”,南京是一座静默的古城。但南京却在城市快速变化阶段为破解“千城一面”的难题,形成了“从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战略转变,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法上,利用秦淮河、民国建筑等大型的水系和廊道,创造了新的城市空间形象。在本届论坛上,本报记者专访了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周岚。


中国房地产报:作为南京规划局局长,你是怎么理解南京这个城市的?在这个城市演变过程中,南京最大的幸运是什么?



周岚:南京是中国四大著名古都之一,但跟西安、北京、洛阳其他古都的特质都不一样。我是用南方都城的概念界定的,南京是第一个在南方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1995年南京做分区规划的时候,做过一次调研,当时一半以上的南京市民认为南京不够现代化,发展不快是因为城墙的束缚。但到2001年时大家对这个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意识到城墙对于南京的价值。南京最大的幸运是保留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明城墙的边。


中国房地产报:南京在近期的大规模建设中,经历了几个阶段?


周岚:1978年开始政府着力改善城市居民住房状况,政府用最少的投资建设了最多的房子,到了20世纪90年代,老城肌理已经被改变了;之后,政府开始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后期开始重视美化。
        1992年开始,房地产开发的力量对改善城市面貌起了很大的作用,南京住宅环境跃上一个台阶,但当时政府对如何管理和引导房地产的投资不够成熟。当时南京出台了一个“以地补路”政策,这对南京的影响非常巨大,因为住宅都是散布在沿路的,城市空间格局非常分散,又都是以经济置换为前提,住宅都以高层为主。
       到2001年时,南京城市的肌理已经被彻底改变。城市发展是有阶段特征的,并不是均值的变化过程,现在开始关注历史传统,也开始关注生态环境,希望中国的城市从政治导向、经济导向向文化导向发展。


中国房地产报:请问南京新的城市规划采用了什么策略?



周岚:南京总体规划调整时提出了“新区做加法,老城做减法”的思路,确立建新城、保老城的发展策略,南京市相应调整了行政规划、管理的范围,4年的基础设施投入超过600亿元,一步步地实施新区启动策略。


中国房地产报:你在规划界内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叫“找出来,保下来,串起来,融进来,活起来”,这一理论在南京的实践情况如何?


周岚:如果没有一系列的策略和保障制度是肯定保不住的,我想这种状况绝非南京才有。“找出来”、“保下来”的思路一直有的,但是事实证明并没有对城市的空间起到实质的改良效果。南京经过这么多年的变迁,历史已经成了当代城市环境中的“碎片”,怎么串联起来?一是利用结构性开敞空间的串联,二是利用十里秦淮河把相关的历史地段用水系串联起来,还有利用文化景观路、历史轴线、旅游线路的串联。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要形成历史保护的公共策略,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我觉得在政府保障确立规划准则的前提下,可以有市场的力量,这点在学界有不同的认识。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为止,您认为南京城市存有哪些问题?


周岚:中国的城市问题都是高度浓缩的,城市不是改变,而是在巨变。我们也要同时处理传统和现代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碰撞,还有中国人喜欢“旧貌换新颜”的习惯。南京这个城市最可贵的不是物质空间,而是文化的包容性。南京不大不小,既有大城市的文明,又没有丧失掉宜居。

 

 

大型城市项目改变城市形态 

 

杰森·普莱尔:本土设计元素应占上风

 

据 《 中国房地产报 》  记者 刘辰 北京报道

 

       2007年11月初,易道公司(EDAW)全球总裁杰森·普莱尔(Jason Prior)从伦敦赶来北京,参加了易道亚洲十周年酒会。杰森·普莱尔是2012年伦敦奥运整个项目的总主持,对大型项目的设计有着丰富的经验。
      “我们在中国城市参与的大型项目应该说都充分体现了易道的宗旨和追求。而北京是最具代表意义的城市,既是中国的文化古都,同时也具备带动全球经济的强大力量。”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杰森·普莱尔说。


中国房地产报这是你第一次来到北京,对这个城市在大型项目设计方面的观感如何?


杰森·普莱尔:对北京的观感还是非常好的。虽然在北京待的时间不长,但是从首都机场下飞机以来,在机场路一带的感觉还是很好的。我还去看了奥林匹克中心、国家大剧院等几个大型项目,整体修建、管理的质量都相当好。
         另外我能明显感觉到,北京有两种相互不同的力量在作用。一方面是城市原有的肌理、自身的景观表现力;另一方面,城市在经历快速全球化,在此过程中也产生新的想法,比如华贸中心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建筑。这两种表现方式,全球化的表现和中国传统的表现正在互相作用和影响,当然出现一些和传统无法契合的元素也是难免。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体现更多表现中国传统力量的想法。本土自己的东西应该占上风。


中国房地产报在这种城市背景下,易道是更多地带来新鲜的设计概念,还是更多地结合中国本土的特色因地制宜地设计?



杰森·普莱尔:易道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公司,一方面要把国际经验带到中国来,同时易道也有大量中国的员工,这些员工能够把中国的做法反映出来。此外,现代设计已经不纯粹是设计了,另外跟环境、城市发展结合。这些问题在国外已经有了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国外很多城市也曾经遭遇过水污染等问题,当然也就需要易道这样的国际性公司把经验带进来。


中国房地产报:那么易道在中国城市的大型项目设计中,能否发挥全部的设计理念?



杰森·普莱尔:易道的一套设计原则、方法、理想是一贯的,在全球几十个城市都具有延续性和不同程度的表现,但在每个地方的应用还是要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决定,对一个城市的研究深入后,才会考虑用多少易道自身的原则。但易道10年来在亚洲的这么多作品,还是基本保持了最初的想法。


中国房地产报传统的景观设计师在大型项目设计中不敢违背建筑师的要求,但有一个专业的景观设计却可以将开发风险最小化。你主张由景观设计师主导房地产开发项目,还是由建筑师来主导?


杰森·普莱尔:易道的设计人员是多方面组成的,有大量的专业性的设计师,也有建筑师、生态研究人员、历史保护研究人员等等。现状大多是建筑师主导。但我认为还要看业主的兴趣,比如高强度开发,容积率是5、6甚至更高,景观建筑师也不适合入主设计流程。但容积率是0.8、0.6甚至更低的时候,那景观设计师更适合做这样的项目。比较合适的方法是双方搭配协调,多做沟通。

 

 

 

范例

 

中关村促进城市发展

 

       中关村西区由原来的“电子一条街”逐渐变成我国第一家高科技园区、首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看来,中关村西区的发展应运而生,并促进了整个北京城市的发展。
      “通常一个地区的开发由上百个项目组成,另外它不是项目导向起因的。中关村西区是在北京规划历史上长期策划和长期预留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方向,当这些预留的土地和原来的带有预测性的策划与现实的发展机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改变才真正发生。”尹稚说。
         中关村西区核心部分只有0.5平方公里,它是对传统的海淀镇一次开发。具体楼座分期完成,地上130万平方米,竣工后加上地下面积将接近200万平方米。尹稚透露,在建设过程当中西区有过一次扩容,大约增加了0.5平方公里,基本完成建设后,总共300万平方米的建设量。
        尹稚还介绍,中关村西区仅仅是中关村科技园的一部分。当年对整个中关村科技园的策划是一区五园,涉及上百平方公里,目前集中在城区的电子公园一至三期已基本结束,上地一、二部分和亦庄的建设也基本结束。国家第二产业工业园、国家环保科技园、生物医药科技园,软件园,包括丰台、昌平等科技园区目前都还在建设过程当中。


阿布扎比的“小城大事”
  
       50年前,阿联酋的阿布扎比还是波斯湾沿岸一块昏昏欲睡的殖民地,也是居无定所的阿拉伯游牧民族露营地,仅仅几千名贝多因人游荡于此,依赖打鱼与珍珠贩卖为生。石油改变了这个小小村庄,阿布扎比摇身一变,成为阿联酋的时尚之都,满城尽是豪华旅馆与高楼大厦。
        如今,这个西方人眼中的“现代世外桃源”又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成为全球焦点的野心,向世人展现了全新的城市发展目标:打造中东地区最具知名度的文化中心。阿布扎比的文化区建设,现在已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石油带来的财富使这个昔日的小渔村得到了蜕变的机会,而君主专制的国家制度又使阿布扎比的蜕变速度异常迅速。
         阿布扎比旅游开发和投资公司(以下简称TDIC)的李·泰伯勒Lee Tabler介绍,文化区所在的萨迪亚岛大而平坦,约27平方公里,当地政府并不希望过度开发这个区域。“3年前,我们把这个岛接管过来,进行总体规划。”Tabler说,“岛上的规划应该可以辅助现在迪拜以及阿布扎比的发展。而且能够对阿布扎比现在的规划以及发展形成推波助澜的效果。这个岛带有一片9.5公里长的长滩,还有一块有红树林的地区需要保护,所以在规划时要把它绕过去。”
         在这其中,让阿布扎比出名、吸引全球目光聚焦的要数萨迪亚岛上4位明星建筑师参与的4个项目:弗兰克·盖里正在设计的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馆将成为中东地区惟一该类型的建筑;具有英国和伊拉克双重血统的扎哈·哈迪德设计的撒迪亚特演出中心将展现音乐、歌剧、舞蹈中的精华;法国设计师让·努维尔将着力打造古典艺术博物馆;安藤忠雄将设计海运博物馆,以反映阿联酋及波斯湾丰富的航海历史。此外,努维尔还会设计一座阿布扎比的“卢浮宫”。(陈慧 刘辰 整理)

                                            编辑 : 龙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