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张小梅 南宁、北京报道
历经4年反复修改的《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近日通过专家评审并进行了公示,明确了南宁未来的发展方向:沿江布局、整体向东、重点向南,提出了建设旧城、凤岭和五象3大各有侧重的城市中心,确定了蟠龙、凤岭等8大近期重点开发建设组团。此外轻轨等城市公交系统也提上了日程。此规划近期到2010年,远景为2020年以后。
新南宁的未来形象将是西南地区交通枢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国际城市。3年后,作为泛珠三角经济圈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南宁中心城建设用地控制在216平方公里,相比此前的控制目标155平方公里,增加近1/3。
“此前适用的《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它确定的2010年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建设用地已经完成。”南宁市规划局负责人表示,南宁2002年和2004年两次大的行政区域调整,市域范围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加强以及北部湾经济区的逐渐成形,都需要对南宁进行新设计。
城市南进
邕江蜿蜒穿城而过,历史上南宁的城市中心集中于江北,而江南地区则稍显薄弱。按照出租车司机赵先生的表述,是尽量不往江南接送客人,“拉不了回程的客”。
此次规划明确了南宁中心城的发展方向,南宁的未来布局将逐步形成沿邕江两岸串珠式展开、并沿其支流纵深发展的城市布局形态,在中心城突出“一轴两带多中心”的发展模式。
在最新规则中,邕江将成为南宁的城市发展轴。同时南宁将打破单中心的城市发展局势,构建多中心的城市结构,形成旧城、凤岭和五象3个各有侧重的城市中心,3个片区中心以及15个中心组团。
五象新区成为南宁向南发展的主战场。作为一个全新城区,五象新区规划研究范围175平方公里,规划设计范围88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18平方公里,基本相当于重建了一个新南宁。在功能上,五象新区集中于行政办公、体育休闲、文化娱乐等,以此区别于旧城区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的主导功能,另一个中心凤岭则集中于商务和会展。
城区的大规模扩建被视作向开发商提出的利好信号。“南宁的城市发展是一种低密度扩张方式。南宁的城市建设在向外迅速扩张,因为南宁土地资源丰富。”南宁市副市长赵宏声曾对本报记者表示。
“当年凤岭的开发将近5年才渐成规模,五象的开发最少还要等上另外一个5年,甚至10年。”在阳光100南宁分公司销售总监张湧看来,南宁当前相对不活跃的消费能力需要南部市场进行长期培育。
“重点向南,是南宁长期发展的方向。此新规划的重点,突出了南宁在中国—东盟战略合作中的桥头堡作用和北部湾城镇群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也是南宁的魅力所在。”另外一种声音则寄望于南宁对北部湾地区的吸聚力开始发挥效应。
交通枢纽的野心
在南宁大规模扩大的同时,轨道交通在大南宁的布局中开始提速。
按照新总体规划,南宁在2020年内将建设完成两条轻轨,一条东西走向布局,一条南北走向布局。“近期形成十字交叉的格局,总长预计达44.5公里。并且以此为基础,在远期线网规划上形成6条线路长达160公里的轨道交通规模。”南宁市轨道办工作人员表示。
在对外交通上,南宁则规划铁路、飞机和水运“三线齐发”。
传言已久的新南宁铁路将设址在南宁三大中心区之一的凤岭,同时新规划将启动南宁站的改造和扩建工程,并预留南宁铁路枢纽编组站点。铁路线路则已开始规划南宁到柳州城际铁路,并预留南宁到北海的城际铁路通道,同时启动南宁到广州的高速铁路工程规划。
在广西的历史条件下,南宁并不具备成为交通枢纽的条件。广西地区的铁路枢纽落户于柳州,而航空港则以桂林为主。今年内铁路和航空向南宁的集中,被认为是广西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南宁的重要例证。
“在交通部全国规划中,南宁是‘全国性边境地区中心城市’,它首先就应该成为一个交通枢纽城市。在交通设施的布局上,成为不同交通方式交会的节点,成为人流和物流比较集中的城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建设部城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凯表示。
区域性国际化
南宁,有没有资格国际化?又应该是什么样的国际化?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成为南宁“区域性国际城市”质疑者的重要论据。
王凯认为,在南宁的城市规划中,不能走一般城市的老路,因地理位置上的边缘性,国际性一直是应该前瞻考虑的问题。“将南宁定位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际上非常准确。”王凯表示。
但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在城市规划上“首先要预留城市空间的用地,比如东盟投资区,需要预估将来的合作前景。其次要预留若干交易市场的用地。在城市规划中,是否都考虑到了这个市场平台的扩大?第三,发展物流组织机构和服务组织机构,提高管理的能力。”王凯说。
而赵宏声认为,“南宁的城市发展机遇,首先是城市化、城镇化的过程,其次才是与东盟国家之间的通道和交往平台,第三是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大地域背景。”因此在城市功能上,赵宏声认为,南宁不仅应该是商贸中心,同时还要发展工业,但“金融中心是南宁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阶段并不现实,与中国南宁直接相对的东盟国家普遍经济水平不发达。”
“作为边境地区对外交往的大平台,发展商贸和物流是南宁的重点。”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前副局长朱沫介绍,“在规划中,已经为南宁与东盟之间的交往预留了三基地一中心。三基地指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和加工制造业基地,一中心指信息交流中心。”
“目前国际性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在基础设施方面,首先应该加强区域中心的建设,拓展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航线;其次,必须加强与中国内陆之间的联系。”王凯表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