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林播
北京报道
江苏省954公里的海岸线不再沉寂,连云港海滨新城以每天25米的速度向海里延伸;从港区东端的旗台山一路向西,几十里港区16个重点建港工程一字排开;盐城今年将推进20项基础设施项目。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催生了火热的建设场面。
据《新华日报》消息,近日,江苏省政府审批通过了《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江苏省将通过10年时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把江苏省沿海地区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新能源和临港产业基地、农业和海洋特色产业基地、重要的旅游和生态功能区。
江苏拥有近1千公里的海岸线,却没有类似青岛、厦门等知名度高的港口城市,也没有独特的优势产业。和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以及山东半岛城市群相比,江苏沿海城市群相对处于“洼地”。
此次沿海开发总体规划,是继江苏省“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沿海”发展的“四沿战略”之后的区域发展新引擎。现在,江苏省沿海战略被提到与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这也有利于把沿江经济向沿海经济过渡,江苏南北经济带也将和沿海经济走廊进行互动,走出国际化趋势。
江苏临港城市面临新机遇
“江苏省确实计划投资3万亿元打造江苏海岸线,新的规划刚刚获批”江苏省发改委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接下来江苏将进一步落实和分解沿海开发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将启动连云港发展纲要、沿海产业布局规划、沿海城镇带规划、沿海交通建设规划、沿海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沿海水利建设规划和沿海滩涂开发利用规划等8个区域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江苏沿海资源相对匮乏等原因,曾经忽略了沿海优势,尤其是长三角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在江苏南北两侧的崛起。此次江苏决定重新确立自己的“战略定位”,赶乘第三轮沿海开发的末班车。
江苏整合港口群,将在沿海近千里长的海岸线上建设三大港口群。
将来会看到自北向南依次排列以连云港、大丰和南通港为主的港口群,而连云港在这三大港口群中,将发挥龙头作用。盐城拥有582公里长的海岸线,超过全省海岸线一半,正在加快大丰、射阳、滨海、陈家港四大港区建设。连云港也将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和知名旅游城市,并着重培育新兴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两年前,连云港重新思考城市发展定位,新的连云港市总体规划刚刚在今年8月份获得审批,在三大港口群中,连云港将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一方面,连云港被确定为带动苏北振兴的龙头;另一方面,连云港自身的地位也决定了它的使命。在交通部颁发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将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连云港等港口为主,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连云港市规划局副局长钱德福表示。
苏南苏北互动
按木桶理论解释,苏北落后的工业基础是江苏经济发展的“短板”。由此,江苏省提升产业转移的质态,创新了南北挂钩的模式。来自江苏省外经贸厅的统计显示,一年多来,10个园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57亿元,落户项目50个,总投资4.78亿元。苏南5市向苏北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793个,项目总投资额281.1亿元,苏北实际引资额143亿元。
进入沿海开发兴奋期的江苏,在他们的蓝图上有着冷静的产业开发布局。江苏省苏北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国际、国内资本和产业正向苏北沿海地区加快转移,支撑区域加快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已经具备,低成本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加快苏北发展的大环境越来越好。”
昆山开发区看中连云港沿海的盐碱滩涂资源,曾经组织台商包机赴连,昆山开发区内因项目转移腾出的土地得以重新规划;苏州工业园区一家外资水泵企业转移到宿迁,旧厂房腾出后,成了新兴创意产业基地。从南向北,共建工业开发区,南北挂钩合作实现双赢,成为区域共同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苏州宿迁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徐洪桥告诉记者:“我们的目标是要将园区打造成苏北领先的工业园区,南北共建园区中的示范园区。目前,苏宿工业园先期3平方公里建设已经展开,已投资8000万元,签约进园15个项目。”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钟永一认为:“区域经济本质上是寻求经济活动的空间安排效率,江苏南北共建园区不仅推动了产业转移,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空间集聚度,对减少资源环境成本有好处,还可以带去苏南开发区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
滨海港口城市“升级”
江苏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2007年上半年,江苏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最大在苏北,工业增长最快在苏中。沿江开发战略实施4年来,800里黄金江岸的沿江开发和沿江制造业基地,拉动了苏中地区的快速崛起;沿东陇海线的加工工业带和沿海产业带,正成为苏北振兴的先导拉动区;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已成为江苏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域。”
“四沿”战略,撬动不同区域共同发展,苏南继续发挥先导带动作用,苏中、苏北相继步入了工业化加速期。据了解,沪宁沿线云集了88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此建立了200多家IT生产企业。
盐城从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已经形成以汽车产业为龙头、以工兴市的新格局。据了解,盐城大街小巷的路标路牌、商店门面大都是中文和韩文一起标注。以悦达引领的汽车工业,是盐城发展的新引擎。为了汽车,盐城以包机形式开辟了直通韩国的定期航班,盐城在沿海滩涂上建设大丰港,建引堤、建栈桥,一直建到可通航10万吨巨轮。
盐城市将今年定为沿海开发的“基础设施年”,“盐城今年将重点推进20项基础设施项目,现已开工14个,竣工1个,准备开工的5个。”盐城市沿海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江苏省内生性产业相对薄弱,汽车产业的兴起和带动,对整个江苏工业经济带来推动作用,由于汽车的产业链较长,一大批体量大的项目纷纷落户江苏。刚刚过去的8月,由上海宏铭船舶有限公司投资23.9亿元的江苏宏铭公司,首条8000吨远洋货轮在盐城开工生产;而目前投资已达120多亿元的10多家造船企业,又将在盐城崛起一条新造船产业集群。
沿海开发不应仅仅是一个经济话题,更应该是一种意识的觉醒,一种海洋意识的重塑。如果说前两轮沿海开发,特别是第一轮沿海开发的大部分使命尚在建立一系列的对外开放“窗口”,开放是其重点,那么现今的“开发”,正在逐步成为各省海洋战略的重点,特别是先进制造业。
今年10月,目前我国建造的最大集装箱船舶“中海新亚洲”轮,将挂靠连云港,投入连云港至美国西海岸集装箱航线的运营,连云港也将从此跻身世界一流港口之列。
参于此次规划的英国阿特金斯集团中国总经理刘嘉峰表示:“连云港东部海滨新城总规划面积约1000 平方公里,包含160
余公里海岸线及近海海域。连云港是滨海城市,却没有旅游产业,横向比较其他东部滨海城市,连云港严重滞后,我们借鉴国内外滨海城市发展经验,利用海滨岸线资源,研判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将重塑连云港国际滨海城市形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