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李婷 北京报道
正式开展人民币业务还不到三个月,外资银行就开始在按揭产品上花样翻新了。7月13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推出转加按揭贷款业务,成为渣打银行(中国)之后第二家开展此业务的外资银行。
除此两家银行外,东亚银行等其他取得人民币贷款资格的外资法人银行也在紧张酝酿着按揭新品的推出,这势必加剧高档楼盘按揭市场的竞争,但记者了解到,由于各种现实的情况,外资银行在短期之内恐怕只能在中资银行的竞争夹缝中分得一杯羹,很难对目前的市场造成更大的冲击。
新品不“新”
此次花旗推出的转加按揭贷款业务与中资银行操作已久的转按揭、加按揭几乎相同,客户可以释放按揭房产的潜含融资功能,获取更多的资金供自由支配,或者将在其他行的现有住房按揭转到花旗以获得更优惠的利率。与中资银行产品的区别在于,花旗银行的转加按揭贷款币种有人民币和外币可供选择。
花旗方面还表示,该行已准备好向内地居民推出外币按揭贷款,只要监管层批准,内地居民即可申请利率相对低廉的美元房贷,享受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收益。记者从东亚银行了解到,该行的转加按揭等房贷新品也在筹划之中,会在适当时机推向市场。
转加按揭业务的推出改变了外资银行原有的房贷产品单一的状况,但与众多中资银行的按揭产品相比,此业务还处于非常早期的产品更新。中资银行已经操作转加按揭数年之久,新近推出的的“气球贷”、“房屋净值贷款”等产品在还款方式的设计上已经非常细致。
业务份额很小
外资银行主攻高端客户,在按揭业务上也体现为与高档楼盘的合作。但记者了解到,高档楼盘的开发商一般资金实力比较强,融资能力与一般开发商相比也更胜一筹,在开发贷过程中能与多个银行合作,因此高档楼盘的按揭市场竞争实际上已经非常激烈。
东亚银行某人士告诉记者,外资银行在与中资银行竞争时空间不是太大,因为“开发商首先会推荐业主从开发贷银行进行按揭贷款,而余下的市场又要和其他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竞争”。“所以一个楼盘做上6000万到1亿元的按揭贷款我们已经觉得不错了”。
以北京高档公寓星河湾为例,虽然该楼盘与几家外资银行都有合作的,但业主很少在外资银行进行房贷。星河湾销售部客户经理靳涛告诉记者,星河湾一期销售时曾与汇丰银行及东亚银行有过合作,但在外资银行贷款的业主比例很低,“能有10%就很不错了”。在二期销售时,除非客户有专门的要求,销售人员会根据公司财务部的推荐让客户从开发商进行开发贷的中资银行贷款,如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等。因为“感觉汇丰、东亚银行的贷款发放手续比较烦琐,而中资银行也完全能满足业主的贷款要求”。
竞争格局难改
光大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处处长肖英男告诉记者,个人按揭市场的竞争主要看三点:利率水平、还款方式的多样化、贷款审批及放款的效率。利率方面,受国家利率下限管制,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不分伯仲,但外资银行在还款方式的选择上比不上中资银行多样,而贷款审批及放款效率也肯定不如中资银行。
“与高端理财不同,按揭业务需要大批量地做银行才能赚钱,中资银行都是采取通过开发贷与某个楼盘合作的方式开展按揭,因此按揭业务的客户资源基本上都掌握在中资银行手中。”中信银行北京万达支行的经理战世吉表示,外资银行肯定会从高档楼盘的按揭市场上“分一杯羹”,但对于中资银行在高档楼盘的按揭业务没有特别大的影响。
对外资银行对于高档楼盘按揭市场的介入,肖英男也认为,这是“又加入了一个竞争者,我们也在关注他们的动向”,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档楼盘的竞争格局会有大的改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