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刘瑞婷 北京报道
中国房地产报:香港回归这10年来,香港发展商在内地发展有怎样的起伏过程?
萧福泰:香港地产商在这10年里面的头5年发展比较快,后来就慢下来了,最近这两三年又有新的发展趋势,这是大致的路线图。这跟进入的时间和对周围的市场环境的准备工作是否充足有关。
中国房地产报:您怎么看待香港地产商在内地这10年的发展与1997经济危机之后经济复苏的关系?
萧福泰:在香港每个人所占的平均居住空间小得可怜。因为空间狭小,房地产几乎成为香港经济的晴雨表。现在香港楼市逐年提高,说明经济在复苏。只要香港的经济好起来了,没有了后顾之忧,很多香港发展商都会愿意、同时有动力进入内地发展房地产,其实目前就是这样。
中国房地产报:香港地产商怎样影响着内地房地产行业?内地地产商还应该向香港地产商学习什么?
萧福泰:可以这么说,香港的生活空间令香港人勤奋、努力、专业、坚持,到了内地,香港地产商加速了内地房地产行业的专业化。从开发到销售,到代理到物业,许多环节都有着“香港制造”的烙印。
中国房地产报:您怎么看待目前房地产行业对于香港模式的否定?
萧福泰:无论是香港模式,还是美国模式、加拿大模式,在内地都是可以适用的,模式不能是一成不变的。香港模式有些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在内地有些被“弯曲”了。比如香港卖楼花是很严格,可以使发展商资金到位,银行借钱给发展商心里有底,目的是使整个项目进入良性资金循环,是一个很健康的做法。但在内地就出现一些不太正规的做法。
中国房地产报:您认为香港发展商在内地下一个10年的发展机会在哪里?
萧福泰:无论在商业还是住宅方面都有发展空间。香港发展商比较踏实,房地产的发展都要回归到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人的适用,这要在生活水准、民生之间找一个平衡点。炒作只是赚泡沫的钱,不能维持很久,如果踏踏实实地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因为毕竟内地有这么多的人口。房地产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是一个不停的循环,能够踏实、稳健地发展,机会就会很大,因为市场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