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3%,3月份的CPI指数  超过了央行警戒线

(2007-05-07 13:05:00)
分类: 金融实务
 据《中国房地产报》 张媛媛/文

 

       国家的货币紧缩政策越来越使得加息成为悬在市场上空的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上周国家统计局推迟发布经济运行数据印证了市场的猜想: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0287亿元,同比增长11.1%,这已经是近年来的高点,而3月份的CPI指数竟高达3.3%,超过了央行3%的警戒线。

      从股市到楼市,市场状况立刻重新回到了318日以前加息前夜传言弥漫的时刻。除了419日上证综指的跌幅高达4.52%的巨幅震荡之外,对楼市的影响征兆也都在彰显着加息预期下的市场“表情”。

      一个月之前,一位朋友就多次询问“今年是否还会再次加息?”彼时,他正陷入继续投身股市还是将股市赢得的钱套现以购置房产的抉择中:连续加息将使他承担的银行按揭贷款像一座小山一样日益“雄伟”起来,另一方面,股市也在受到监管部门从调查内幕交易到控制信贷资金进入的层层审查,恐慌感多有发生。

       加息究竟会对购房者产生怎样的影响?毫无疑问,加息将加重购房者的购房成本。距离上次318日加息仅一个月,由于商业银行贷款愈加“昂贵”,很多购房者都转向了公积金贷款。据统计,一季度公积金贷款的金额环比上涨2.4%。原因在于,上次调整后,商业贷款与公积金贷款之间的利率差逐步拉大,已从1.062个百分点扩大到1.1115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这位朋友犹豫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受世界经济一体化影响,美国都在实施小幅减息,是否国内的货币政策也会转向?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近来震动世界的另一则新闻——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波。如果说楼市泡沫是该事件的罪魁祸首,那么美国进入加息通道、连续7次加息却是事态进一步恶化的“不得已的帮凶”。最后大量的次级贷款通过MBSCDO等证券化通道,传导到了整个资本市场。

回收流动性一直就是央行的“宿命”。进入2007年以来,已经连续两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并小幅调高利率0.27个百分点。但流动性依然如此“猖獗”。这次经济运行指数一出,就有观点认为,此次如果再度加息,央行将加息54个基点,放弃小幅度调整,甚至开征资本利得税,以遏制市场泡沫。而房贷利率过高直接产生的负面效应就是,优质客户被挤出,房贷市场萎缩,不良贷款率上升,意味着还不起贷款的人增多,而这也是引发房地产不测风险的导火索。

        所以说,美国次级贷款风波给国内带来的借鉴,除了完善商业银行信用机制外,还给了央行在挤压资产价格泡沫上的一些借鉴:适宜采取渐进的方式,同时给市场传递更多的政策预期。因为按照58年的按揭贷款违约周期规律计算,中国也要迎来一个按揭贷款违约的高峰期,连续的加息是否也在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况且国内商业银行缺乏一个更为牢靠的信用机制。但是,关于是否还会加息,国内多数的经济学家一致给出了“加息基本没有悬念,今年还会有一到两次小幅加息”的预言。

          正是在上述综合因素作用的预期之下,笔者的朋友依然选择了继续短期炒股,“毕竟股市大盘的走势依然笼罩在一片光明之中。等赚到了钱,再买房也不迟。也许那时,国家已经实施降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