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张小梅
保定报道
2007年4月以来,“首都南大门”河北省保定市的主交通干道上,交通信号灯都带上了一块块方形“帽子”。方正的帽子是保定市企业生产的太阳能板,保定市2007年计划斥资500万元为60余个交叉路口的公共交通信号灯都用上了太阳能,而这只是保定市“太阳能之城”计划的一部分。
据保定市发改委相关人士透露,保定预计投资18.7亿元在保定市城市规划范围内推广太阳能技术的综合利用,目前该计划已被列入《河北省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
“太阳能之城目标的提出,与国家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密不可分。同时,保定中国‘电谷’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奠定了保定进行太阳能综合利用的基础。”河北省保定市建设局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下简称墙改办)主任任建民表示。
目前,保定市拥有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30多家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企业以及2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
太阳能城之梦
根据河北省建设厅4月发布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保定市自5月1日起,新建筑设计必须达到节能65%的标准。“新的设计标准从维护结构、采暖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多方面都进行了规定。”保定市墙改办总工程师张运平说。
此前,保定市建设局已多令频发有关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推广的规定,密集举动源于保定市“太阳能之城”的发展目标。
2007年3月底,保定市政府召开三千人动员大会,市长于群宣布了保定建设“太阳能之城”的目标,依托在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领域的科技优势,计划2~3年内建成国内首个大面积综合利用太阳能的城市,力争在保定全市范围内开展起太阳能在照明、热水供应、取暖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覆盖城市、村庄和居民家庭等各个层面。
“现在国内的太阳能利用中,光热(热水)和光伏(照明)技术已比较成熟,保定市在光伏方面的基础在全国尤其领先。”任建民指出。
保定市长于群在接受各媒体采访时,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经常被提及。作为我国惟一、世界仅有的4个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企业,天威英利1999年入驻保定高新技术开发区,2006年的年销售额达20亿元,并投资建设了厂区三期工程,2008年建成后将形成600兆瓦的年产量,为国内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商。
目前,保定市财政局正在研究制定《“太阳能之城”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财政补助、企业出资或优惠的方式,筹措专项资金,用于“太阳能之城”的建设。对企业生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给予政府采购支持,在行政性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实施政府采购时,引导和支持使用太阳能产品。
据介绍,到今年年底前,保定市将对市区道路实行太阳能应用改造,市区公共场所太阳能应用改造完成50%,生活小区完成40%;新建生活小区和新改(扩)建的小街巷则全部使用太阳能,推广阳光屋顶工程,并推进农村太阳能利用。而作为负责保定市太阳能应用技术推广的墙改办则计划今年在保定既有小区中改造一万盏太阳能庭院照明灯。
开发商的节能账
根据保定市发改委和保定市建设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太阳能光伏LED照明技术的通知》以及《关于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技术一体化技术的通知》,自4月1日起,保定市城市规划区域内新建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的庭院照明、住宅建筑楼梯间照明将全部按太阳能技术要求采用太阳光伏灯、节能灯;新建、改建及主题工程尚未完成的居住建筑须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
实际上,在保定市制定“太阳能之城”的发展计划前,保定市建设局已进行了大量试点工作,从经济和技术可行性两方面论证了太阳能光电和光热技术在建筑中的综合利用。
保定仁达小区是保定建设局进行前期实验的6个改造试点小区之一,开发商由此算了一笔“节能账”,改装26盏太阳能庭院灯的小区一年节省下来的费用超过2万元。而安装太阳能灯,工程和使用方面都可节省费用。除了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控制器和LED灯之外,太阳能灯只耗用一根电杆;而采用火电照明的普通路灯,开路、铺设管道、电灯熔所需的变压器、控制记电器等,设备投资相对更贵。
另外,按照普通路灯100瓦10个小时的照明时间计算,平均一天一度电花费7毛钱。当然,太阳能灯也有运营成本,普通太阳能电池板的寿命是15年,LED灯的照明寿命是10万小时,但总的来讲,相比普通火电路灯来说,可以省下将近40%的费用。
“而且既有小区的太阳能光电改造,完全不会造成二次投资的浪费。”张运平表示,在保定市既有的房地产项目中,很大的便利即是开发商可以同时承担小区的物业管理,被置换的既有路灯杆可以就地改造成太阳能竿,或者是在太阳能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利用。
目前,保定市区内建筑面积近3000万平方米,按照每万平方米安装6盏庭院灯来计算,共需要2万多盏庭院灯,每天节省电能超过2万度。
亟待国家标准
据业内人士分析,“保定太阳能之城计划的启动,无疑会给保定的地方经济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会为相应的产品带来巨大的市场。”
在墙改办负责的既有建筑太阳能光伏产品利用改造中,其工作任务之一即是组织供需双方的见面会,让开发商和设备生产商见面,多方报价、自由选择,促进太阳能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和推广。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重点十大节能工程”中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示范城市大名单里,保定市并未上榜。根据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发改委启动的十大工程,可获得国家资金补贴,支持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工程项目及产业化基地建设。
“与公共场所太阳能应用政府集体采购不同,居住小区的太阳能利用实际上还是依靠市场化运作,墙改办只推荐和引导。”张运平表示。
“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关的太阳能应用技术的相关标准,墙改办也只能通过初步把关,提供一些技术参数,要求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报价,开发商自由选择。无论是光伏产品还是光电产品,其在建筑一体化的应用中,都还有待更高层面的系统指导思路。”在任建民看来,标准的滞后,是目前保定“太阳能之城”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