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李婷 张媛媛
北京报道
曾被指责有暗踩利率底线的“存抵贷”业务,有望在2007年初于北京浮出水面。
1月11日,记者从民生银行某支行副行长处了解到,目前该行正在各分行系统内进行“存抵贷”业务的介绍,1月中下旬即将在各营业厅推广。而仅在十天前,同为股份制银行的兴业银行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出了“月供宽限期”和“自主循环贷”两项新业务。
2007年新年伊始,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已经拉开了以新品争抢房贷客户的序幕。
年初各银行推新品
虽然民生银行拟推具体操作方式还未最终公布,但早在去年9月份,深圳发展银行就率先在业内进行了该项业务的尝试,并一度在业内引起争议。
“存抵贷”业务的目标客户是为满足那些经常有余钱以备不时之需的客户设计,获得抵扣收益后的客户,可享受相当于7.7折贷款利息,另附活期存款利率。
“‘存抵贷’业务是把理财和个贷联系起来,一定程度代表了未来个贷产品设计的方向。但目前监管层还未就该项业务发表任何意见。从实施范围来讲,之前这一业务只限于深圳和广州等沿海城市,北京和上海并没有真正推行。”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而民生银行此次即将推广的“存抵贷”业务无疑在拓宽它的应用范围。
与“存抵贷”业务从利率方面给予客户优惠不同,另外参加抢夺战的兴业银行推出的“月供宽限期”和“自主循环贷”则更多地从人性化和服务优化的角度考虑。
兴业银行零售信贷部副总经理颜勇介绍,“月供宽限期”业务是指,从2007年1月1日起,客户还月供可有10天的宽限期,统一将宽限期延长至10天,即20号至30号都为正常还款期限。
而按照以往的银行规定,如果逾期还款将执行逾期利率,即:晚存一天,就按照执行利率的1.3至1.5倍加收利率。
对于客户来说,免交的逾期利率和罚息,只是很小的一个数字,但是对于银行来讲,由于客户基数大,本身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随着业务的进一步推广,兴业银行也正考虑客户的资信问题设置门槛。
“自主循环贷”业务则使得客户申请的贷款额度经银行核准之后,既可凭兴业理财卡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ATM机支用贷款,也可以通过POS机进行消费,借款与还款不仅完全自助,而且可以多次循环,操作方式非常轻松简便。
个贷市场成重点
从去年开始,很多银行都将个贷作为零售银行战略的主攻方向。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在去年的房贷额达250多亿元;兴业银行的个贷业务额从年初303亿元上升至年底的637亿元,超过了浦东发展银行和民生银行,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在了第一位。在所有商业银行中,仅次于建行和中行。
在产品创新方面,去年各家银行争先推出了很多房贷新品,抢夺个贷客户。
去年深圳发展银行在个贷市场的创新方面连连出招,仅去年一年就推出了三项房贷新品。民生银行推出的“同名转按揭”业务,使客户不需要增加任何成本将房贷从其他银行转到民生银行。
除相继推出新产品外,各家银行还在人员方面激烈竞争。据兴业银行某内部人士透露,去年该行在上海新成立的零售业务部门,从总裁到业务员全部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或者从招商、民生等银行中挖来。
社科院金融专家汪利娜表示,2006年各个商业银行在个贷领域上竞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银行资产结构的全面调整,以前都是追逐大笔贷,大企业,大客户,现在普通的个人抵押贷款成为了全部商业银行追逐对象。第二,金融创新产品不断,双周供,循环供等等。第三,价格大战。虽然银行放开了利率上限,管住下限,但实际上,循环贷,“存抵贷”这样的房贷新品在打破利率的下限。而这种创新带来的价格大战,实际在推动利率下行。
竞争态势仍将延续
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宏观调控的整体形势对于个贷市场的发展并非乐观。
2006年央行两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使得房贷利率有所提高。虽然各银行对于自今年1月1日调整房贷利率的政策都基本规定,除无正当理由逾期还款严重的客户,基本都能享受新利率下浮15%的优惠利率。但记者从各大银行了解的情况是,目前各银行的个人按揭提前还款情况仍非常普遍。
上述民生银行某支行副行长告诉记者,“与前几年房贷业务的大幅度增长不同,民生银行北京分行2006年的房贷数额与2005年相比虽然稳中有升,但增长速度比不上前两年。”他表示,整体感觉2006年新的楼盘比较少,由于“90和70”的相关规定使得有些开发商有观望情绪,影响了开发速度,几个项目的按揭贷款项目也由于北京市银监局关于未封顶楼盘不能进行按揭贷款的规定有所搁置。
由于宏观调控还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因此2007年宏观调控很有可能将继续纵深发展。
监管层“从严”的思路未有松动迹象,而产品创新从来都是伴随着监管深入而来。因此,2007年个贷产品创新同样是一看点。去年底金融业对外资银行大开放的背景下,很多效应将在今年年初显现。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房贷大战不可避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