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弹性空间自由支配

(2006-12-24 15:16:58)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林播 北京报道

 

          20061216日,概念住房设计作品“弹性空间”荣获由万科集团与《世界建筑》杂志共同主办的“WA·万科可能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原本以为我们不可能得奖的,其实我们也没有很好地解决问题,但是看到万科网站上公示的作品,我们觉得得个二等奖没有问题。但当得知是一等奖时,我们还是比较意外。”设计者之一陶涛称。

          该设计团队由南京大学建筑系三个在读硕士生组成,团队以workshop的工作方式,从2006826~925日,工作一个月完成了方案。该团队负责人陶涛表示:“参赛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奖金可观,此次竞赛由万科和《世界建筑》合办,可以看出竞赛的品质,而且评委也比较专业。”

           对于80平方米可能住宅的命题,团队最初的思考有很多,比如传统的房子如何改建,以及29岁以下的年轻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房子等等。经过一系列调研和思考,该团队认为:“住宅的个性大部分是由每个使用者决定的,住宅以实用为主,设计师只能解决最基本单元,让有弹性的部分由使用者自由支配。”

           22~29岁的青年人,生活有很多不确定性,这个年龄也是人一生中变数最多的时期,有可能是学生,也可能是上班族;有可能是单身,也有可能正在恋爱;有可能已有一个小孩;有可能现在在上海工作,说不定下一年会去北京。他们是在市场经济中长大的,没有太多的传统文化的记忆,自懂事起他们就生活在一个一切靠自己奋斗的社会。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生活状态,空间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空间一定要有弹性才能适应发展带来的新需求。”陶涛认为,“80平方米是开发商决定的户型,对于消费者来说,要有充分的支配权。随着生活不断丰富,形态也应该可以有变化。手机、电脑都在时尚化、个性化、品牌化,那么住房为什么不能呢?”

           用弹性组合提高空间的利用率,是该方案的设计理念。那么如何实现空间的弹性,该团队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层用轨道,让他们处于滑动状态,这是最有效直接的方法。设计中每一层面积是固定的,都是320平方米,由四户公寓组成,中间有一个核心筒,形成一个圆,直径为25米。

            为什么不是三户或者五户呢?陶涛说:“最初我们也曾经考虑过2户到8户,但是研究后觉得4户最有力,为了实现滑动,中间设计了核心筒,也就是公共空间部分。”

           陶涛认为:“基本单元都是固定的,也是可以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的,弹性空间就像两节车厢的中间部分,可大可小。我们针对不同房间内的基本行为,针对不同行为的最小值、最基本尺度做设计,如果要让客厅暂时大一点时,那就可以让厨房和卫生间,或者把卧室组合得小一点,最小尺度可以到一张床的面积。”

           考虑到使用者的个性,弹性空间方案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不同功能的房间,然后拼装的,就像买宜家的家具一样。

该方案针对邻里交流的问题,陶涛提出了自己的设计看法,“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需不需要邻里交流,而现代人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日益增大的虚拟空间交流机会使青年人的活动半径明显扩大,信息获得量增多,威权性观念薄弱,新一代的前卫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在互联网空间通过频密沟通而成型。不过需要邻里交流的人也有很多,所谓的场所感、安全感、人情味都可以在此体现。”

           “对于80平方米来说,这是每个住户的场地资源,如果我愿意选择和别人交流,那我就拿出自己的10平方米用于交流,如果邻居也愿意,那也可以拿出10平方米,我们共同去做一个交流的院子,共享这20平方米,如果有三户或四户,那么就一起共享这3040平方米。”陶涛说。

             但这样的房子,如果实施起来会有很大的难度。设计团队认为:“如果用造汽车的成本来做这种房子,就可以实施。但这只是一个概念设计竞赛,所以我们忽略了一些现实因素,就像服装设计师要设计一个模特在T台上秀的衣服,过多地想穿在大街上会有什么效果,那肯定是做不出好设计的。我们对于提出的课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也许现在并不完善,但有可能会对以后的设计者产生灵感。”

                作为评委的建筑师王辉称:“设计竞赛的题目不错,80平方米的可能住宅也很有意思,中国的人口结构相对比较特别,房子也成为比较尖锐的问题。其实住宅的概念设计竞赛,在国际上很少有的,住宅以实用为主,也没有那么多实验性。如果这些设计具备彻底的不可操作性,那么概念性也许会体现得更强,更具有前瞻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