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袁开红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王晓伟 北京报道
中国房地产报:国家近期两次出台设限外资的政策,这是自2003年取消外销房以来首次对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做出限制,你怎么看待这些政策的出台?
袁开红:近期虽然有一些对外资投资房地产的制约性政策出台,但从国家层面来说还是鼓励为中国房地产发展做出贡献的任何一种外资投入形式,国家真正担心也只是有炒汇嫌疑、短期投机行为的外资投入。所以,这些政策其实是特定环境下、国家比较慎重考虑的结果,相信对长期投资的外资,国家反而会相应地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只不过现在暂时还在酝酿相对合适的方式。
中国房地产报:那么,对于最近外资跟国内房地产企业的合作,比如荷兰ING收购金地天津51%股权、香港路劲基建斥资12.8亿元收购顺驰中国55%股权,为什么外资会普遍采用这种股权合作模式?
袁开红:通过股权合作是便于风险转移的多元化,而且意味着有更多参与方去投入经营。房地产本身的利益体现并不在于盖一栋楼,卖一栋楼,而是如何让你所做的房地产项目价值达到利润最大化,这是未来房地产发展的趋势。
中国房地产报:你认为,在限外政策的打压下,海外基金在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袁开红:我所掌握的信息是,基本上耳熟能详的海外基金都继续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外资的热情有增无减。我所知道的这些基金也都在加大对中国房地产的投入。
根据统计来看,2005年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总金额高达23亿美元,其中购买商铺和写字楼的资金有16亿美元,投资力量的主体为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资金。2005年全球直接房地产投资额增至4750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1%。其中亚太市场以675亿美元占据了约14%的份额,该投资额比2004年增长了46%。所以很显然,中国正成为一个跨地区资本流动的热点,并且日益受到欢迎。
前一篇:提高税费标准:严控建设用地规模

加载中…